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生活停看聽〉帶幼兒出門 請友善

2012/10/22 06:00

圖/王孟婷

帶著孩子出門在外,兩位全職媽媽的感受不一樣,如果社會有溫情、隨手幫忙一下帶幼兒的家長,是不是讓人覺得這個社會更文明、更進步……

圖/王孟婷

〈處處有溫情〉我不認識你 但謝謝你

文/何文君

自從懷孕開始,到現在照顧孩子,深深感受到台灣是個友善的地方,儘管電視上天天都在謾罵政治活動的一切,但人與人的接觸是充滿溫情的。

懷孕的時候,上下班搭捷運通勤,已經忘記懷孕初期是否會擔心沒有座位可坐,因為常常有人讓座。甚至有一次,人很多,眼看應該不會有人讓座,心想算了,站在我前面的竟是一位站務員,他一回頭,看到我的大肚子,馬上說:「我幫妳找座位。」就這樣,水腫的腳又可以休息一下了。

孩子出生後,出門無法推娃娃車時,一手抱小孩、一手拉娃娃車,雙肩各背一個大包包,是出門最少的行頭。但,這種超人阿母並不需要常出現,因為路人一看到就會馬上伸出援手,而且機動性很高。

帶小孩搭高鐵至台北就醫時,雖然會留意哪一節自由座車廂博愛座有空位,而且事先在腦海中演練標準流程:1.推車到座位旁2.放小孩3.放包包4.收娃娃車5.就座及順利融入人群中。但常常只到第二步驟,就有人衝過來幫忙搬娃娃車,並說:「妳抱小孩就好了。」覺得很感謝,常常叫一歲多的女兒,要謝謝人家,且說掰掰,還好女兒不怕生,也愛和人互動,讓大家都很開心。

上次搭高鐵到站時,還有一位先生下車時自動幫我把娃娃車搬出來,真是令人感動!甚至出捷運站時,遇到階梯,要把娃娃車連孩帶包一起搬起來,每次都有人幫忙,今天遇到一位先生,幫忙搬車時還紅了臉,說完不客氣後就匆匆走了。

推著女兒到醫院的途中,覺得一路上受到很多人的幫忙,常常匆匆一瞥,即使再見面也不認得。以後等女兒大一點,較懂事時,除了教她熱心助人之外,更想告訴她:「孩子,走路要微笑,因為迎面而來的人,很有可能是曾經幫助過妳的人,或者是未來會對妳施以援手的人。」

〈請多點同理心〉斥責幼兒 刺傷家長心

文/孩子與我

之前一則新聞提到有故宮人員驅離公共場所哺乳的婦女,不友善的態度引起廣泛討論,讓我也想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是全職媽媽,育有3名學齡前子女。現在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動如山、以往的大家庭到現今的小家庭結構,為了節省家庭教育費的開銷、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遊戲互動群體,我會帶孩子上圖書館借閱童書、帶他們到兒童中心等公共空間使用教玩具並與其他孩子伴玩,也因此有許多機會接觸到地方性和全國性的館方服務人員。

有次和3個孩子出門到鄰近的圖書館借書,一歲多的小兒子突然不悅的邊扭邊嗯嗯啊啊了起來(非嚎啕大哭),這時身旁的女兒和兒子還在挑書,我有意識到會干擾到其他人,正忙亂地一邊安撫小兒子、一邊交代孩子離開圖書館時,這時館員來了,「媽媽,小朋友這樣會干擾到其他人!」之後回到自己的座位。

有次帶著孩子去戶外教學,幼兒在公共場所會出現的狀況有時難預期,這回小哥哥突然迅雷不及掩耳地跨上位於出口處的柵欄,我見狀準備要制止(當時我還推著幼兒推車),此時出口旁的館員馬上在座位上斥責:「不要爬,有夠沒禮貌,沒禮貌!」

不容置否地我更常遇到體貼和善的館員,但相較之下,面對著以「糾察隊」之姿出現的服務人員,心裡總是一陣不舒服。如果他們能多一點同理心、換個方式、多個後續引導與協助的動作,會不會好一點?

看到帶著數名幼兒的媽媽無法立即處理孩子的狀況,除了告知影響秩序之外,可以詢問是否需要協助或給予協助;對於館員努力於確保安全的考量給予正面的支持,但發現違規情況時,如果只有出聲斥責,「沒禮貌」3個字只會刺傷努力於教養的家長的心。

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到民眾的服務人員,除了「嚴禁、不可以、請勿」的基本範疇,如果可以注入正面積極與人性化的服務精神,更值得期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