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未來的領袖們
哈佛的故事之一

2006/03/22 06:00

◎王丹

在美國生活多年,總統選舉經歷過幾次,說實話都沒有怎麼注意,總覺得是他家的事情。不過因為在哈佛讀書的緣故,對校園內部學生的選舉得以貼身觀察。

那還是2000年年底的時候。忽然有一天,哈佛主校園內一年級本科生的宿舍的窗戶上,花花綠綠地貼出了不少諸如「Paul Gusmorino and Susan Lee」或者「Amias and BJ Averell」的橫幅。問高年級學生才知道,原來是一年一度的哈佛學生會主席「大選」揭開了序幕。

哈佛以培養菁英著稱,那些有幸進入哈佛的本科生們大多志向高遠,自視為未來的領袖。而能在這高手如雲之處勝出成為哈佛學生會主席的人,想必更是菁英中的菁英,領袖中的領袖。所以每年一次的學生會主席換屆在哈佛來說也是一件大事。說它是一件大事,是因為它看起來就像一場微縮版的美國總統選舉。不僅規定了競選活動的開始日,而且也有全校投票日,學生也可以在網路上行使投票權。甚至,競選規則對競選支出也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超過100美元。有一年,學生會主席競選還曾經出過「選舉舞弊」案:個別候選人被指控用其他手段,比如用檸檬汁招待學生,從而超過了競選經費的上限!這是我聽說過的最可愛的賄選事件。

學生會主席的候選人的檔案資料,依照規定要向全校公開。這份檔案也是別開生面,其基本的內容是回答一些外界提出的問題。問題和答案都是千奇百怪,不過也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美國大學生的精神狀態。比如面對這樣的問題:「如果當選學生會主席,你會提出什麼新的政策?」,有的候選人會一本正經地表示「學生會進行革新」,或者頗具社會改造的雄心:「通過反對歧視同性戀者的學生憲章」,也有候選人的回答就輕鬆多了:「下次哈佛耶魯的橄欖球聯賽免收門票」,簡直是大開競選支票嘛。

還有這樣的問題:「你的理想工作是什麼?」這時候選人的政治菁英取向就流露出來了。2000年那次選舉的候選人中,政府系二年級學生Matt Zanoteli和John Bash的回答都是「家鄉選區的參議員」,另一對候選人Justin Barkley和Adam Johnston則沒有那麼大的政治野心,他們的理想是「名校的橄欖球隊主教練」。而最有意思的問題是「你心目中最佩服的獨裁者是誰?」結果我還記得當時的五組候選人中,有兩組答:墨索里尼!後來我上國際關係權威入江川教授的課,聽他說墨索里尼在二戰前的美國真的很有人氣。還有兩組分別選擇列寧和鐵托。最後一組可能是沒有什麼佩服的獨裁者,乾脆瞎編了一個名字「Mr. T」。我看了答案有點小小的民族主義情緒發作:居然沒有毛澤東!其他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包括「你的外號是什麼?」「最喜歡哪本校內出版物?」「上一次對哈佛的美好印象是什麼? 」「有什麼不能告訴報紙的事情?」等等,大部分回答都極盡搞笑之能事,反映出幽默感是美國公眾對選舉人基本的素質要求。

這樣的選舉看起來有點不那麼正經,但是選出來的學生會主席們可是令人刮目相看,其中就有原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高爾。我常常想,不知道歷屆哈佛學生會主席現在在做什麼,如果有人做這樣一份調查,結果一定很有意思吧。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