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請叫我的名字 好嗎?

2013/01/07 06:00

圖/Tai Pera

文/丘引(寄自美國)

圖/Tai Pera

林語堂當年在美國讀書或定居時,曾對一對年約八十的美國人「尊老」,對方不以為然,讓來自敬老文化濃厚的台灣的林語堂為之訝異與不安。

雙方都沒有錯,只是雙方的文化剛好相反。對我們來說,敬老或尊老,是很被鼓吹的文化;在美國,剛好相反。80歲的美國人不以為自己是老人,說他們老,不只是不敬,簡直是歧視。這與美國人講究獨立的文化價值相衝突。

我的女兒在美國讀高中時,有一次暑假回台灣,在公車上她將座位讓給一個小朋友。小朋友的媽媽立即要孩子對女兒說:「趕快說謝謝阿姨!」事後女兒向我抱怨,「我才高中生哪!叫什麼阿姨不阿姨的。」

對方可能看女兒長髮披肩,不知道她才是高中生,所以要孩子如此稱呼女兒阿姨。那位年輕的媽媽本來是善意的,以為這是最好的禮儀,但適好相反,卻給女兒不自在和不舒服的感覺。這與林語堂和那一對美國夫妻的感覺和處境剛好相似。

最近我去拜訪一個中國朋友時,也碰到同樣的尷尬。朋友兩歲多的孩子剛從中國來美國看媽媽,因為朋友的媽媽和我年紀相同,朋友遂問我是否要她的孩子叫我姥姥或奶奶。我嚇壞了,趕忙說別這樣吧!我不想也不願這樣的稱呼。

不巧,隔天我到亞洲超市買食物,和一個華人小朋友聊天。那位年輕的媽媽也表示「禮貌」,要她的孩子「趕緊說奶奶好!」我當下不只是呆掉了,還全身起雞皮疙瘩。怎麼我會被強迫中獎,被尊稱為「奶奶」呢!是不是只因我有不少的白髮呢!但那是讀書來的,可不是「老」來的。

<文化差異>叫名字 不代表沒禮貌

美國的小朋友從來沒有被教導要「尊稱」大人,但小朋友的大方態度和得宜的對話、舉止,卻讓人感受到那麼舒服和自在。美國的父母教導孩子應對進退,以及大方寒暄,我們則教導孩子要「尊稱」。

也許,對台灣人來說,小朋友直接叫大人的名字是不禮貌的,但結果不然。禮貌與否不在於表面上的稱謂,而在於態度和應對。那是出自內心的。

同樣地,美國3歲的小朋友也是直接叫我名字,我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他們會問我:「What’s your name?」

我說:「My name is Suei.」

然後小朋友就開始稱呼我的名字,說甚麼話都要先叫我的名字一下。這有什麼好處呢?小朋友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而且可以不斷地以對方的名字做對話。長大了,他們記住更多別人的名字,在社交或工作上好處很多。

例如美國的老師很多在第一堂或第二堂課就能記住全班學生的名字,而且可以直呼其名,讓學生覺得很受尊重。美國的老師絕對不會這樣說:「那位小朋友過來!」或「那位同學你在幹什麼?」而是直接叫學生的名字。本來我以為只有美國的老師能辨認學生名字快速,其實不然,我在美國碰到的同學或剛認識的人,都可以馬上叫出我的名字。更訝異的是,有的才見面一次,相隔一年後再度碰到我,還是直接叫出我的名字。而我則張口結舌,可能記得對方的長相,但卻忘記對方的名字,那是很尷尬的事情。

<記住對方>稱謂取代名字 忘了你是誰

對於自己如此記不住別人的名字,我開始反省,為什麼會如此?後來我發覺那不只是我個人的問題而已,事實上是整體文化的關係。

就是我們從小沒有訓練出叫人名字的習慣。我們總是「叔叔、伯伯、阿姨」取代名字,而名字是個體化,是代表一個人的名號,我們卻以集體的稱呼來稱呼別人。久而久之,我們就說,「就是那個人嘛!我怎麼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呢!」

從小叫人名字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養成落落大方的態度,而不以自己年紀小,就顯得與大人不相稱,不對等。這樣的好處是養成自信。另外,叫名字還牽涉到平等與民主。尊稱則是權威與威權。

還有的美國人有了孫子,也不喜歡孫子直接叫他們「爺爺或奶奶」,而是由當事人自己想一個特殊的字讓孫子來叫。

我問一個美國朋友,要如何才能記住別人的名字,他教我:「我碰到人和人聊天時,一定要問對方的名字,然後說每句話時,都一再地叫出對方的名字。如果我一時忘記對方的名字,就再問一次。對方不只不會覺得我忽略他,反而會覺得我很有誠意。這樣我可以記住人家的名字,對方也會覺得我很重視他。這對雙方都很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