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歷史教育與愛國主義

2006/04/05 06:00

〈洛杉磯傳真〉◎王丹

做為美國保守勢力代表人物的美國副總統錢尼,有一個夫唱婦隨的夫人琳尼。錢尼、琳尼經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利用一切演講的機會,鼓吹在美國的歷史教育中灌輸愛國主義精神。這其實也是美國保守派的焦慮所在,他們擔心自由主義盛行的美國校園,學生們逐漸失去了對美國的驕傲感。右翼公益組織「美國校董與校友委員會」(The American Council ofTrustees and Alumni)早在2001年的11月就曾經公布過一份名為「保衛文明:我們的大學正在忘記過去以及我們應當如何矯正這一趨勢」的報告,批評學院派的歷史教學忽視對美國歷史的鋪陳,導致青年人中的愛國主義精神衰落。這份報告提出的藥方是,開設更多關於美國歷史和西方文明的課程。

這樣的建議是否能為私立大學為主體的美國教育機構接受,還在未定之天。但是對於美國歷史教育在培養青年人愛國主義熱情中的重要性的強調,正是對回歸傳統式美國愛國主義的期待。這種愛國主義是建立在對歷史的緬懷與記憶上的,它以拒絕遺忘作為手段以延續美國的精神生命,從而向國人和世界展示美國的偉大。

這種建立在記憶廢墟上的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成了美國社會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司空見慣的一部分了。美國只有不到三百年的歷史,但是如果你在美國旅行,會感覺到美國各地的歷史遺址、博物館、紀念雕塑、古跡保留地等等之多,居然超過號稱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在全美各地,到處可以感受到美國人對歷史的重視與保護。愈是偏遠的鄉鎮,這種保護愈是普遍。在有美國歷史發祥地之稱的新英格蘭地區,更是幾乎每一個鄉鎮都有自己的博物館。那也許只是一棟不起眼的兩層小樓,但是如果你步入其中,一定會驚歎於展覽的細緻豐富和完備的教育功能。這樣的博物館一年也許接待不了多少遊客,但當地中小學教師卻把它們當作學校教育的課外教室。在這裡,教育,而不是商業利益,是開發歷史資源的主要目的。而這種教育的宗旨,正是要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們灌輸愛國主義熱情。

正是由於歷史以教育為目的,美國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才能擺脫功利性。

在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有一座未名戰士墓(T o m b o f t h e U n k n o w nSoldiers),裡面安葬著成百上千的在戰爭中死去的默默無名的士兵。他們並非知名人物,但是仍然被當作英雄安葬在此,供後人紀念。這種愛國主義教育把歷史還原到普通的個人,把個人的榮譽感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比起只是紀念精英和偉人來更加打動人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