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科幻大師永遠擱筆

2006/04/06 06:00

波蘭哀悼大師

史坦尼斯勞‧萊姆辭世

綜合編譯◎黃麗群

知名科幻作家史坦尼斯勞‧ 萊姆(Stanislaw Lem)日前告別讀者,步上未知的另一程。

出生於1921年,波蘭籍的萊姆,咸認是當代科幻小說巨擘,亦被看作是繼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1905)之後最受歡迎的非英語系科幻作家。五、六○年代為萊姆創作的全盛時期,1961年寫就的《索拉力星》(Solaris),外裹科幻元素,內包哲學命題,成為萊姆扛鼎之作,並曾於1972、2002年兩度拍成電影。

儘管以此聞名於世,但精通文史,對哲學亦深有研究的萊姆對當代科幻小說很有意見。七○年代他曾表示當時大部分的美國科幻小說「不但寫得不好,內容也不過太空冒險故事爾爾」(唯一獲他賞識的當代科幻作家是菲利普.迪克 [Philip K. Dick] ),這導致他與美國科奇幻作家協會(SFWA)之間頗生嫌隙,最後以萊姆退會收場。

萊姆與英美科幻小說界漸行漸遠,此或為原因之一,但真正的關鍵恐怕還是他對「科幻小說」這文類的質疑。2004年萊姆在伊朗媒體的一次訪談中,直言自己「已經放棄閱讀科幻小說,主因是多數作品全無智識價值,作者自己好像都對自己的作品興趣缺缺,滿腦子只想要暢銷……我年輕時確實寫了些不怎麼樣的科幻小說,一發現這狀況後我就趕緊往其餘領域發展,但文評老要把我推回科幻那一堆……」,他對自己某些作品如《Cyberiad》、《Mortal Engines》被歸入「科幻小說」類甚感不滿,萊姆認為此二書風格更近於伏爾泰的哲學小說(例如《憨第德》),「史威夫特或伏爾泰幸運生在還沒出現『科幻小說』這概念的時代。」萊姆說,言下之意即是「否則他們也會被歸為『科幻小說家』的」。

生前最後十幾年裡,萊姆已完全擱下科幻小說,轉向關注未來學,並陸續出版散文集,被問起為何不再寫作小說?萊姆答道:「我寫夠了……有點沒胃口了。

」2006年3月27日,萊姆因心臟痼疾逝於波蘭,永遠擱筆,享年八十四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