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走味的老字號

2013/03/24 06:00

圖/swawa.com

文/梁瓊白

永康街附近有家老字號餐館,早年以江浙菜著稱,現在雖然仍以上海老店自居,但是菜單裡很多都不是屬於江浙口味的菜肴了,該區是觀光客往來頻繁的商圈,為了因應不同客人的需求,摻些其他口味情有可原,但是應屬拿手的本幫菜卻做得今不如昔,就讓人不以為然了。

這家店以前曾經兼賣早餐,我們常常上班前或是週末假日去店裡點一份生煎包、搭配豆漿,或是要一份油豆腐細粉、菜肉餛飩,還是蟹殼黃、小籠包,口味既道地,消費又經濟實惠。如今不供應早餐了,不過還吃得到點心,只是口味上少了正宗的江浙味,增加了很多廣式點心,但顯然都不是店裡師傅做的,味道一般般,吃過幾次經過加熱過頭、變得有點乾硬的叉燒酥、蛋黃酥,十分失望。以前一份五個的生煎包份量剛好,如今改成一份十個,用小鐵鍋盛,很有噱頭,但是在不是吃早餐的情況下,吃這麼一鍋煎包就再吃不下旁的了,偏偏這種食物就是現做現吃才好,打包再回鍋便毫無風味可言。

江浙館的小菜一向口味多又實惠,等熱菜上桌之前,先來點小菜,或是人少時,只要點一份主食,外加幾道小菜就可以吃得既有口味又經濟實惠,現在這家店的小菜可不經濟了,蔬菜、素菜一小碟不到三筷子就要八十元,有肉的從一百二到一百八不等,以前很喜歡吃他們的蔥(火靠)鯽魚,如今巴掌大一條售價二百五十元,炸得又乾又硬,吃到嘴裡嘗不到湯汁,盡是油水,魚肉吃起來柴柴的,點了一桌子菜竟然乏善可陳。

老餐廳都有些早年為人稱道的看家菜,即便到今天還是客人上門必吃、必點的口味,但如果不能延續當年的口碑,保住佳評的好味道,基本上這種老店就算是沒落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