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在孩子面前裸體 羞?不羞?

2013/04/21 06:00

圖/王孟婷

在孩子面前該不該裸體,每個家庭看法、做法不一樣,最重要還是在於家長個性,勉強自己做,說不定才會帶來反效果……

圖/王孟婷

〈看習慣了〉從小就看 態度很自然

文/紅塵(新北市)

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開放,我和外子都一致認同身體是很自然的一部分,除了愛惜之外,還要更懂得接受身體上的不完美。因此,孩子從小我們就不避諱在他們面前更衣,也不刻意讓孩子迴避視線。

目前家裡成員都已成年,我們在孩子面前裸體的習慣依然沒改過,孩子走過懵懂好奇的青春期,他們懂得包容他人的不完美,不窺視異性身體的隱私,從小就看習慣的身體構造,在孩子的眼裡只算是正常的模型,差別只在於膚色與大小的不同罷了。

只要教導孩子正確了解身體,用自然的態度去看裸體呈現那一面真實性,藝術與色情就在一念之差產生區分,讓孩子從小在自然環境、生活裡去觀察,懂得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不需要刻意強調禮儀的社會規範,孩子會懂得「非禮勿視」的道理。

〈3歲初體驗〉跟著上廁所 了解男女不同

文/趴克(高雄市)

從我有記憶開始的童年以來,媽媽完全不忌諱在我這個大兒子面前裸體!最直接跟媽媽身體的接觸,莫過於一同上洗手間這個機會!

3歲時,由於媽媽公司的洗手間只有一間男女共用的,我也就很順理成章地跟著進去了!當時年僅3歲的自己,看著褪下裙子上洗手間的媽媽,好奇心讓我知道了一些成人才會有的第二性徵。以至於之後上國高中的時候,對於自己身體的變化,我可以用非常健康坦然的態度去面對那成長的過程。甚至,懂得尊重異性,我在媽媽更換衛生棉的那一個當下,她的機會教育讓我知道了兩性生理方面的差異,以及女性每隔一個月就會面臨的痛苦!

如今已是成年人的自己當然不可能有跟媽媽坦誠相見的機會,然而我深深慶幸那個時候夠開放的她給了還是幼兒的自己那樣的啟蒙教育。讓我在成長的路上面對第二性徵甚至是月經等比較敏感的問題,都能夠以比較大方坦蕩的心態去面對了。

〈自然變化〉愛惜身體 就要學習保護

文/雯心(高雄市)

我和先生都是個性傳統、拘謹的人,如廁關門、更衣迴避本是自小至大就習慣了的行為,所以自孩子稍稍懂事開始,我們也依習的塑養成孩子們的常規。

直至孩子更大了些,學校裡、課堂上的教育讓兩個女兒會開始好奇問媽媽和她們身體外觀上的不同。我總輕鬆、含蓄回答:「等妳們的身體到了想要變成大人的時候,它會用不同的方式讓妳知道。在這之前,妳們要好好照顧它,它就會長得健康並陪伴妳一輩子。」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我也常跟孩子們說:「成長帶給身體上的變化是自然的,不用特地去看重或閃躲,但在上廁所、換衣服時關門,是保護自己的身體也尊重別人的感覺。」並且帶孩子們挑選乾淨、季節性的食物,讓孩子們知道身體的健康比外觀的差異更重要。尤其西風漸進帶來的女性物化及性開放的模仿行為實不可取。

現在女兒們都是上大學的年紀了,個性開朗、身體健康、體態穠纖合度,在西風襲捲下也能不隨波的綻放自信、迎接青春。

〈現代竹林七賢〉兔爸爸噓噓 老爸穿上褲

文/王桓奇(桃園縣)

同一屆又剛好7個人考上同一科系,所以常自喻為「竹林七賢」,打從大學住宿舍時,如果不是室友的女友造訪,身上向來只有一條四角內褲。

役畢就業,有了自己的房子,窗戶又恰巧不會與鄰居打照面,就更肆無忌憚地「以天地為居室,以居室為衣褲」。

等到有了自己的女兒,想說她年紀還小,不懂事,而且常常一起洗澡,浴後繼續當遛鳥俠,樂得輕鬆自在。隨著小朋友漸漸地長大,有一天,看她趴在桌上畫圖,從有一對長長的耳朵判斷,她的主題應該是兔子,正想誇獎她畫得不錯,赫然發現女兒在兔子的胯間加上一條像是長了毛的小黃瓜構造。

「這是兔爸爸噓噓的地方啊!」女兒眨著天真的小眼睛,對訝異到嘴巴闔不起來的我解釋著,同一時間,老婆的哄然笑聲從另一個房間傳過來。

其後,雖然還是常常不帶衣服進浴室,但是在孩子面前光溜溜的時間顯著地減少,因為我還是會害羞的,看來距離真正的竹林七賢還差得遠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