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醫院美食街品管差

2013/05/19 06:00

文/梁瓊白

機場餐廳曾經被說貴又難吃,引起政府相關單位的重視,修正一番後改善許多;同屬交通要地的車站,只要交由專業團隊管理,基本上也能提供不錯的品質,但是醫院餐飲街的售價之貴、口味之難吃,卻是無法可管、任由宰割。

本來醫院是治療病痛的地方,餐飲街的設立只是方便病患和家屬解決用餐需求,因為近、方便,有些大型醫院的餐飲區規模甚至不亞於夜市呢。

最近在榮總住了幾天,三餐都是從餐飲街選購不同食物來解決,榮總的規模不小,場地和設備也還算整潔,設點的又都是知名店家,但我沒想到原本口碑還不錯的店,在醫院營業的口味竟然難吃到讓人生氣,難道是因為營業對象不同,所以馬虎應付,還是操作的廚工只會把食物煮熟而已?

一碗牛筋麵售價210元,湯頭既不鮮也不香,清清如水,牛筋毫無口感,虧它還是在牛肉麵節競賽得過獎的連鎖店呢;有一家肉絲麵白水煮白麵飄兩片青菜,不鹹不淡,所謂的肉絲竟然是一撮用手撕得細細的雞胸肉,完全顛覆一般人對肉絲麵的印象,店家說雞絲也是肉絲啊,又沒說肉絲麵一定要豬肉絲;說得沒錯,但雞絲也應該有點味道吧?吃起來像毛線似的;賣鹹粥的店一大碗稀湯掛水的根本撈不出三湯匙米粒;120元的排骨便當厚厚一層炸粉,打開既不酥也不脆,兩樣配菜居然都一樣;就連在多家百貨公司設點、口碑還不錯的老字號豆花店,吃起來竟然不甜,真不知是病人的口味不同,還是醫院的店家水準脫了線。

商家看準了客人反正不常來,能混過就算賺到的心態,東西難吃還是有人去消費,醫院出租場地只管收租金,無暇也無權過問,可是醫院的醫療品質尚且要經過評量,這些店家怎麼可以任由胡搞、欺世盜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