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最近有點胖……

2013/06/26 06:00

大眾媒體的影響會強化既有的負向身體意象,造成孩子喪失自信。(彭博)

文/柯俊銘

一味執著在快速改變外表與體重,追求理想中的美感,恐對身心健康帶來深遠的傷害。(法新社)

某日去速食店用餐,鄰近位子坐了兩名高中生,男生點了漢堡和可樂,女生僅選購一盒沙拉。男生好奇地問她為何吃這樣少,只見女生無奈地回應:「沒辦法,最近有點胖,得節食啊!」當下偷瞄了一下女孩,身材明明纖瘦,兩腿細到如台語說的「鳥仔腳」,弱不禁風的模樣令我不禁訝異:「這也算胖啊?」

你家的寶貝也有類似情形嗎?是否老嫌自己的身材不好,認為需要減重呢?專家指出,青春期因生理急遽變化,使得處於該階段的孩子會特別在意外表,對自我身體意象的滿意度也較低,而女生在該方面的傾向會比男生更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同儕比較的壓力、大眾媒體的影響(如強調瘦才是美,苗條會帶來成功與人緣)與父母、師長等重要他人偏頗的審美觀念,會強化既有的負向身體意象,造成孩子喪失自信,未來罹患憂鬱症、焦慮症、飲食疾患的風險增加。

而國外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的負向身體意象越強烈時,越易有物質濫用的問題,以抽菸、用藥或吸毒來減肥的機會越高。而不顧本身的體質與條件,一味執著在快速改變外表與體重,追求理想中的美感,恐對身心健康帶來深遠的傷害。

<爸媽看過來>幫孩子建立正確觀

有鑑於此,茲提供家長以下建議,做為幫助子女發展健康自我意象的參考:

1.蒐集相關資料,透過教育讓孩子知道,體重增加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個人的外觀與體型則和先天的基因遺傳有密切關連。

2.觀察孩子常接觸的電視節目、音樂、雜誌或網站等,若當中有傳遞特定外表才是美或好的訊息,應主動和其討論,鼓勵陳述看法,適時給予澄清、導正。

3.找機會詢問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覺得本身的優缺點為何。告知欣賞他哪些地方與說明原由,強調外表以外的價值,尊重與包容的態度有益其建立自尊。

4.在孩子面前要謹言慎行,少將胖、瘦、美、醜等評價外表的字眼掛在嘴邊。對於體重過重或骨架較大的人不以其身材亂取綽號或開玩笑。

5.誇獎孩子應將重點擺在個人的努力、能力或表現上,而非他長得如何。平時也可分享因成就而不是靠外表聞名的人物傳記或電影,供做效法的對象。

6.日常生活要以身作則,培養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的好習慣。邀請孩子加入行列,引導其明白目的是為了保健,並非要雕塑特定身材或達到「完美」體重。

另外,孩子對自身的身材或體重有疑慮時,也可請家醫科醫師評估,參酌檢測後的各類生理數據,了解其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否超出應有的標準。若有,則遵循醫囑規畫,設定合理的減重目標,安排以健康、安全的方式進行處理。

倘若孩子經確認身材、體重適當,並無任何異常,即使勸說後仍為此感到苦惱,不妨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藉由增進自我概念,使能肯定與接納自己的身體,懂得「健康就是美」的道理,相信如此才能活得自在與快樂。(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