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香港的樹

2013/07/29 06:00

◎張郅忻

香港樹少,公園亦少,人工雕琢造景,冬青樹、羊蹄甲一類站在畫好方格內,矮小草皮區也嚴格地施行種族隔離,地盤一目了然,絕不龍蛇雜處。

來往街道的香港人,各種膚色、說話腔調,誰出現都不顯唐突。只是地盤嚴明,假日裡天橋轉彎處、大樓前或公園樹蔭下群聚東南亞移工,或坐或臥,自如享受難得休閒時光;又或重慶大廈裡來往巴基斯坦人、中東人、尼泊爾人、奈及利亞人,彷彿在繁華境地裡覓得一處生機的漂流樹種。

四萬年前,彈丸之地曾是叢林處處,各種各樣大型動物,老虎、黑熊甚至大象都曾在此居留。四萬年後,大樓取代樹木,大象成為泰式餐廳裝飾,其餘遺跡僅能在歷史博物館追尋。現在香港大型動物只存一種,人。山裡有人、平地有人、海上有人,在不同時代、處境下移居至此,發展獨特生存樣態以求生。

如香港的樹,攀附危牆,將根部緊抓牆面,深入其中吸取養分。它們通常是獨自生長在某一角落,看似突兀又巧妙融合於各式街景之中。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油麻地果欄,斑駁石牆刻著福生欄、盛昌欄字牌群裡,有一老招牌全為樹根蔓延,樓下人聲鼎沸,樓上僅餘幾隻貓仔穿梭。不知道這株樹生了多久?開始如何生根?又如何能逃過人類法眼繼續成長?我想多半因建築物年久失修,人們占據地面層,樹在上層礙不了事便任其自由開展。它的根部緊抓立面,受風沙塵土、雨水露珠共同滋養。如此獨立而美麗,無人欣賞,或正因如此,它方能一路向天空走去。

又或大樓暗側,樹木於焉長起,都市叢林裡唯一原生種,黯然如此。但只要能生存下去,又有何妨?

它們皆生得朝氣蓬勃,儘管形單影隻,卻生成自我樣貌,與公園裡刻意栽植樹相有異。城市裡的野樹自有彎曲的根、分歧的枝、常綠的葉,如果整個香港是一座人工花園,最美的莫過這些野性仍存的樹。它們悄悄提醒一波又一波來此落葉生根的人們,四萬年前,這裡曾是多麼茂密的叢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