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隨筆台灣日子】 用台語買東西

2013/09/22 06:00

◎木下諄一

這是發生在我剛到台灣不久的事情,差不多是二十幾年前了。

每天太陽下山後,有個攤販固定來到我的住處附近轉角賣烤玉米。陣陣的炭烤香真是誘人,好幾次經過都想買來嘗嘗。可是那攤販沒有掛價目表,我不敢問。因為曾經聽人說過,跟攤販買東西,尤其老闆是上了年紀的,不用台語交易,價錢會貴一些。那時候的我只會講國語,不會說台語。

有一天我問房東太太:「晚上在轉角那攤的烤玉米,我想吃吃看。該怎麼買呢?」

房東太太回答:「你可以挑一根,問『老闆,多少錢?』就好了。很簡單的。」

「但是,不講台語的話,會不會比較貴?」

房東太太沉思了一會兒:「是有這個可能。」

現在的生意人幾乎不會這麼做了,但是以前的年代確實常有這種情形。於是我跟房東太太學台語:「頭家,偌濟錢?」她說一遍,我跟著說一遍。

一天晚上我拿著幾個銅板,高高興興打算試試新學的台語。已經有幾位先到的客人,圍在攤子前面。他們仔細瞧著豎在眼前的玉米,選了其中一根向老闆娘問:「多少?」

面貌看似五十來歲、頭上戴著斗笠、身材瘦瘦乾乾的老闆娘瞄一眼客人所選的玉米,回答「十五塊」、「十八塊」等價錢,毫不思索。

我站在他們的後面觀察好一陣子――心情很緊張――終於鼓起勇氣,用台語向老闆娘開口:「頭家,偌濟錢?」

老闆娘聽到這一句,頓時露出奇怪的表情。之後,冷冷地丟出一句:「二十二塊。」

二十二塊?怎麼可能?我選的玉米比前面客人的更小。

我自然而然脫口而出:「怎麼那麼貴!」這時候講的是國語。

老闆娘沒有說話。那些客人也沒有說話。

一片沉默。

最近幾年已經很少了。回想起從前到了半夜,常有人騎著腳踏車,沿路叫賣著「肉粽,燒――肉粽」。

每當聽見這熟悉的聲調,貪吃的欲望開始浮現;但在同時,理智的頭腦卻又告訴我,晚上睡覺前吃粽子對胃不好。

要吃?還是放棄?

正在天人交戰之際,「燒肉粽」的聲音愈來愈遠。再不下決定的話就吃不到了。此時突然湧起一股衝動,快速穿上鞋子跑下樓向外衝去。在寂靜的夜裡尋找微弱的叫賣聲,朝著聲音的來處全力衝刺。一直跑一直跑,聲音稍微變大了。

隱隱約約看到了「燒肉粽」的影子。

這個時候,老闆跨上腳踏車正要起步。我那好不容易可以放鬆的雙腳又得再次加速,催足油門在後面猛追。

當時的我,體力不錯跑步也很快,不過若是老闆騎快的話還是追不上。一方面期待著會不會有人叫他停下來,一方面不敢鬆懈,加快速度拚命向前衝。

跑了很遠很遠、很喘很累,整個人要虛脫了。正要舉白旗投降的時候,似乎是有人想買粽子,腳踏車停了下來。總算追到了。

房東太太聽了這段故事之後說:「唉唷,你在後面喊一聲『燒肉粽等一下』就好了呀,他會停下來等你的。」

這方法我不是不知道,但問題是「燒肉粽等一下」這句要用台語。在街上用台語大聲喊,這種事情我怎麼敢?我的發音不標準,一定會引起別人注意,從家裡跑出來看看剛才喊的人是誰。與其這樣做,那還不如乾脆和「燒肉粽」賽跑算了。

我個人認為,用台語買東西的最高階考場還是在傳統市場。瀟灑地走在攤商之間東瞧西看,遇到喜歡的便問問價錢,不滿意還可以痛快地殺價,之後拎著又新鮮又便宜的東西回家,多麼開心。

「頭家,香蕉一斤偌濟錢?」

我跟房東太太學了這一句,卻始終找不到機會實際應用。

有一天到住處附近的傳統市場,想試試我的台語練得如何(目標已經決定了,就是香蕉,因為我不知道其他東西的台語怎麼說)。

走進一家水果行,提起勇氣問:「頭家,香蕉一斤偌濟錢?」

「十塊。」

好高興。老闆的反應很自然,我的台語好像變好了。

突然驚覺一斤的香蕉到底是多是少,我一點概念也沒有。很後悔當時沒有學「香蕉一根多少錢?」

剛來到台灣時,用台語買東西對我來說是一件既緊張、又刺激,困難度很高的事情。

雖然如此,還是很想挑戰看看。因為我覺得會用台語買東西,意味著我能夠完全融入台灣的生活,完全領受台灣的氣息。

現在回想起來,有很多哭笑不得的回憶。都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