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也談古蹟

2013/10/16 06:00

◎庄腳人

最近在報章讀見某些建物為了配合城市發展的需要將被拆除,而其附近居民與藝文工作者等,認為不宜拆除具歷史及紀念性的建築物,應保留為古蹟,以讓後代知曉古代事物。在諸多事件中,有筆者曾涉及的,回憶後由衷頓悟自己的老邁,願將當時情況概述,俾供讀者參考。

首先是「松山菸廠」。松山菸廠建於日治時代,當時日人稱為「松山煙草工場」,建廠工程使用的是來自基隆河的「川砂」。所謂川砂,乃將船身加裝多支附有鐵板的橫排鐵耙,放入河底順著河水流動,川砂即被鐵耙挖動並堆積於鐵板內,船夫不斷將水中已積有川砂的鐵耙抽引而起,再將川砂放入船內。其後選擇河岸平坦且能通車的地點,讓船靠岸,運用人力將川砂挑上岸堆積,而需要用砂的人,大多以人力小貨車將川砂搬運至建築工地。當時興建松山菸廠所用的「川砂」,是筆者與二哥用小貨車將「川砂」運到工地供其建築之用。因此,開玩笑地說──松山菸廠如果能被指定為「古蹟」,那麼筆者應也得稱為「古人」吧!

其次是尚未被列為古蹟的「瓶蓋工廠」。瓶蓋工廠在日治時代叫「國產ユルク(軟木)工業株式會社」,主要產品是「炭化板」,「瓶蓋」是副產品。所謂「炭化板」是將ユルク(軟木)打碎,放入厚鐵板的模型壓榨積緊,再經由一千多度的高熱爐,使軟木的油質流出而凝固,成為黑色且輕的板塊。這種「炭化板」是維修或保養船隻、軍艦的必需品,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因此製造「炭化板」的工廠被指定為「軍需工廠」。然而,要製造「炭化板」的軟木因具有軟性,亦可用做酒瓶的「木塞」或瓶蓋裡的「ジスク」(瓶蓋裡的軟木)。所以當時為了減輕「炭化板」的製造成本,就兼製瓶蓋為副產品。天下事很難預料,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敗戰,日本結束台澎的殖民統治,接下來由中國蔣介石委員長的軍隊,奉聯合軍命令來台受降軍事管理。當時中國沒有海軍,不需要維修軍艦的「炭化板」,因此原來主要製造「炭化板」的「國產ユルク(軟木)工業株式會社」就不由軍方接管,而改由與副產品「瓶蓋」有關的菸酒公賣局接管。

菸酒公賣局接管後,以「木栓工廠」的名稱來營運。後因諸多接收工作已完成,營運也上軌道,而「木栓工廠」亦不生產「炭化板」,專門製造生產酒用的「瓶蓋」,便將廠名改為「瓶蓋工廠」,這即是「瓶蓋工廠」的由來。後來廠址還自南港遷移到林口。至於原本的舊址是否能指定為古蹟,就應尊重古蹟專業及地方有識之士的高見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