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公婆生病 誰照顧

2014/01/05 06:00

圖/陳佳蕙

公婆雖然和自己沒有血緣上的相連,但一旦生病了,妯娌間千萬不要為了誰做多誰做少,傷了感情,畢竟家族和睦,才是最佳良藥……

圖/陳佳蕙

〈提早規畫〉歡喜做 甘願受

文/小燕(台北市)

照顧和關心老人家本來就是身為子女應盡的義務,當人生步入中年之後都會面臨的課題。尤其現今的社會晚婚人口日益增多,往後為人子女想必更要提早面對這一甜蜜的負擔。

大約5個月前,我也面臨九十多歲的婆婆急性腦中風而臥床。平時婆婆的生活自主性很強,導致其他的兄弟很少過問;幸好她老人家平時生活節儉、少有花費,減輕不少我們經濟上的負擔。雖然兄弟有5人,但是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不同,我們排行老么,平時就只有做的份,現在是非常時期,更是只有做的份。歡喜做、甘願受也就是如此而已。

婆婆觀念一向開明,事先已把身後事交待給我們,如今面對問題只有調整心態,當做老公是獨生子;如有其他兄弟外來的支援,就是婆婆的福份。

經歷婆婆這個實際例子,提醒自己早點計畫步入老年的生活。除了養成儲蓄之外,還要做好其他的理財規畫,避免把整個重擔壓在孩子身上。

〈加速康復〉聽誰的話 誰就去照顧

文/Lee(新北市)

那年年底婆婆昏迷送醫,當時幾位兄嫂及老公剛好都有公事要忙,於是我自告奮勇,擔負起照顧婆婆的責任。

沒想到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做起來卻困難重重。

跟老公討論的結果,發現問題是出在婆婆的態度上。婆婆平時做人隨和,生病時個性卻整個改變,對她好的事,兒子說了有用,換成媳婦來說,就完全沒有效果。

就拿醫生交代要下床走動這事來說,她會笑咪咪跟兒子去散步,若是我想扶她到外面繞一圈,她就百般不願意,不是說腳沒力,就是裝睡不理我。

某回婆婆再度住院,檢驗報告出來,血壓和膽固醇都高得嚇人,因此被限制進食肥肉。沒想到平時無肉不歡、曾經一天吃完一個蹄膀的她,竟然連瘦肉都可以忍住不吃。原因是這次是大伯看護她,在大伯面前,婆婆比孩子還要聽話。

因此公婆生病時,老人家最信服、最聽話的人一定要出面照顧,其他的人則從旁協助。如此一來,不僅看護起來比較輕鬆,病人也會因為配合度高,而提早康復。

〈甘之如飴〉一手包辦 免去交替麻煩

文/王菁菁(雲林縣)

因為我是家庭主婦,所以遇到公婆生病時,一般都是由我送去就診、跟醫生討論,對此我都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去做。想都沒想過,陪生病的老人家是妯娌之間應該要協調的事,也不曾跟她們抱怨過。

我的想法是:如果有時間跟妯娌協調照顧老人家的疾病,還不如由我一手包辦。老人家的疾病通常都無法在短期內治癒,更多是一輩子都必須服用藥物控制,如果陪他們就醫的人一直改變,面對醫生時,時常不能把他們身體遇到的問題完整跟醫生陳述,如此一來,就不容易把身體養好。

如果為了公婆生病照護問題讓妯娌之間起了衝突,雖然大家不住在一起,但見面連聲招呼都不打,似乎也不像一家人。所以對於照顧生病的老人家來說,我甘之如飴,只能繼續讓旁人笑我傻。

〈無怨無悔〉在家當義工 更有意義

文/林碧珠(台中市)

爸爸癌末時,堅持由住在隔壁的么兒負責照顧,女兒、媳婦、大哥、二哥,只要靠近就會被爸爸罵;逼不得已,大哥、二哥只能在爸爸看不見之處,多少幫些忙。

爸爸的想法,女兒嫁出後是婆家的人,不能打擾到親家;媳婦是親家養大嫁過來幫忙持家,沒有義務和責任照顧公公。

公公癌末時,老公身體不好、小叔一家在國外、小姑在上班;婆婆年紀大行動不太順暢。婆婆不願讓老公幫忙照顧,要求小姑晚上幫忙,但小姑幫忙一晚後沒精神上班;我身為長媳的家庭主婦,自告奮勇照顧。從此半年多,我成了24小時看護工。很辛苦地陪伴公公到安詳往生。

那段身心俱疲的看護工日子,我靠的是想讓家裡長輩安適度過人生最後的路。這個信念,讓我無怨無悔地扛起原本可以置之不理的重擔。

每個家庭總有各自為難之處,也總會有自私不願付出的家人;但是,遇到必須處理的難題,用寬大寬容的心互相體諒、商量。家,就不會破裂;家,就能更團結。

把家照顧好、照顧好家人,比出外照顧別人當義工,更有意義。

〈同心協力〉全家分工 親情是良藥

文/fu.fu.(台南市)

去年此時因天氣變化無常,導致公公的舊疾肺結核發作,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和休養。

大伯、小叔和我先生,也有共識不能讓婆婆獨自照顧公公,以免長期下來,也倒下。妯娌和我也各自有工作,剛開始大家討論:妯娌和我就輪流請假白天照顧,晚間則由婆婆和大伯、小叔和我先生照顧留守。一週之後問題出現,妯娌和我因為請假,職場出現一些小小狀況。大伯、小叔和我先生也因夜間睡眠品質不佳,導致白天上班精神萎靡。眼見婆婆因為操煩公公病情也日益消瘦。

所幸雖然如此,家人沒出現口角紛爭情形,一心尋求解決方式。衡量下,決定請24小時看護並各家分擔看護費。

這段日子公婆見我們沒有傷和氣,很是欣慰。我想因為全家同心,不傷感情。才能讓公公安心養病,早日康復,如此經過三個月,終於公公病癒出院。

長輩生病短期照顧或長期抗戰,總以「家和萬事興」奉為圭臬,對長輩的病情也有加倍康復的效果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