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駿馬迎新春〉系列4-1 回娘家吃團圓飯

2014/01/26 06:00

圖/王孟婷

照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可能回娘家吃團圓飯的,只能留在夫家,但是如果拋開禁忌,其實也能皆大歡喜……

圖/王孟婷

〈路途遙遠〉一年一聚 就等這天

文/湯圓(桃園縣)

婚後第二年開始我便年年回娘家吃團圓飯,至今已35年了。

娘家在遙遠的後山,回一趟娘家幾乎都要環島一圈。婚後為了改善經濟狀況,除了上正職的班外,我幾乎全年無休兼差賺外快,回娘家變成了不容易做到的事,唯有除夕春節期間,我才有空回娘家探望父母親友。除夕前一天,先生會把壓歲錢、圍爐的菜錢先拿給公婆請他們和住在鄰近的小叔、小姑們一起吃年夜飯過年,好讓我可以提前回娘家過年。然後我們一家五口一路遊山玩水,輕鬆愉快的回娘家吃團圓飯去。

第一年回娘家圍爐時,娘家爸爸說女兒回娘家過年,娘家會窮的。我並沒有理會爸的說詞,依然年年除夕就回娘家吃團圓飯。

三十多年過去,有一年的除夕圍爐時,我問爸爸每年回娘家吃團圓飯,有沒有變窮呢?爸爸搖搖頭,不苟言笑的他也開懷大笑了起來。

在此,要特別感謝爸的四個好媳婦,讓我除夕一回娘家,就有已備好的豐盛佳肴,讓我們一家大團圓。

〈老公妙招〉餐廳團圓飯 親家一起來

文/蘿拉(高雄市)

農曆過年禁忌特別多,以團圓飯而言,更有女兒在這天回娘家會給娘家帶衰的說法,人家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此即使不捨娘家兩老獨自吃團圓飯,也不敢打破這個禁忌。

每到過年吃團圓飯這天,老公總可以感覺到我外表開心的跟著婆家吃團圓飯,但其實內心是心繫娘家二老。有一年老公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他告訴婆婆每年看家裏三個女人每到過年為了準備團圓飯而忙碌,他覺得很不捨,往後改由去餐廳吃,這樣還可以依人數的多寡衡量桌數,並由我們晚輩負擔費用,讓節省的老人家不用為了費用而傷腦筋,讓老人家年夜飯吃得輕鬆沒有負擔。

老公先以體恤公婆勞累的立場,說服婆家二老團圓飯改由在餐廳辦理,進而說服婆家既然大家不用那麼累得張羅團圓飯,當然以人多熱鬧才有過年的fu,因此跟婆家提議跟親家一起吃團圓飯過節,就這樣解決了我多年的困擾,而且也無須打破傳統非回娘家不可。老公這一招不只讓我跟爸媽團圓,連親家也團圓了,真是太完美了。

〈提早圍爐〉兩邊跑攤 緊湊卻幸福

文/撇人魚(台北市)

我是獨生女,父親已過世逾10年,母親長久以來一直獨自居住。

每逢除夕總是擔憂街道上傳出的鄰居團圓飯嘻鬧聲,以及此起彼落的杯觥交錯是否引發獨居的母親備感寂寞,但礙於除夕夜身為媳婦的我,不得不幫忙祭拜夫家祖先而無可奈何,吃年夜飯成了我心中難解的課題。

從幾年前開始,在夫家的支持下,我家的年夜飯行程變為下午先至親戚家祭拜祖先及提早圍爐,接著甫天黑便與外子、孩子一同趨車至母親家,發紅包、吃小點心,陪伴母親看看電視節目、聊聊天,度過晚間漫長時光。

接著在午夜前再趕到夫家雙親的居住處,一起和夫家的家人倒數過新年,如此便兼顧了雙方家庭。

因夫家那邊是大家族,除夕夜人不嫌少,一直是熱熱鬧鬧的一整晚,在一間20坪不到的房子中擠了二、三十人,其實暫時少幾個人無妨,家人也皆能體諒我的難處,願意成全我們先至母親家,稍晚再團聚。

幾年這樣嘗試下來,除夕夜行程雖稍微緊湊,但能在新年佳節陪伴雙方最心愛的家人度過,實在很幸福。

〈感謝婆家〉大姑成全 孤娘不孤單

文/康宜庭(台北市)

陪伴老媽一起過了40個「年」。前年11月底我嫁了,眼見再沒多久就準備要過農曆年,當時的我和媽媽,都還在適應分離不捨的情緒,一想到老媽要孤單拜神明、祖先,自己吃年夜飯,心裡便一陣酸楚。

每次與媽媽通電話,總能隱約感受到那藏在孤母內心的心語,我們母女倆都懂,只是不說。我也努力讓自己贏得婆家的喜歡,年前用心忙著婆家大掃除、採買年貨等大小事的籌備,深怕漏掉任何一項!

除夕中午,先生的大姊帶了兩個孩子回來準備吃年夜飯(因姐夫工作關係,去年不能回國吃團圓飯),夫家姊姊很能體會我思家的情懷,趁大夥兒拜拜之際,主動問我娘家年夜飯如何張羅?我一時無言,大姊順勢就提議不如讓我這新嫁娘今年回去陪伴媽媽吃頓年夜飯吧!沒想到此時我那平日寡言的老公,竟隨即附議!當時我眼淚都快飆出。

就這樣,婆家送了我一個永生難忘的「大大聘禮」。感謝夫家大姊,更感謝婆家的支持與體貼,我和我娘都確定,我嫁到了好人家!

〈老公力挺〉陪癌母團圓 感謝公婆成全

文/小島(高雄市)

剛結婚後的前幾年,我也按習俗大年初二才回娘家。

自從母親確診罹癌之後,娘家大哥便詢問可否在除夕夜回娘家吃團圓飯?老公一口答應,並自告奮勇要向公婆報備。

婆家世居南部鄉村,談及此舉,面子裡子都掛不住,理所當然極力反對。老公當下直言:「你們嘛卡有良心一點,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家團圓,只有除夕回去後頭厝,有啥好計較?還是你們願意364天給丈母娘,除夕回來一天團圓?」公婆立即體諒除夕「放人」。

就這樣,由於兩個大男人的堅持,我們每年除夕都回娘家吃團圓飯。即使幾年後母親過世,仍持續這項慣例,親友皆羨慕我們的另類習俗。

我則認為,在刻板傳統的框架下,父權社會訂下的不成文規矩,就由父權來打破,破壞之後,才有重建團圓的時候,不是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