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駿馬迎新春〉系列4-2 過年相聚 妯娌別眼紅

2014/01/27 06:00

圖/swawa.com

文/吳娟瑜

圖/swawa.com

現代媳婦多數不喜歡和長輩住在一起,當發現公婆家還有老公其他兄弟的太太,則是盡可能敬而遠之。

人多嘴雜,確實是能避則盡量避開;但是年節時刻來臨,祭祀祖先、感謝長輩、家庭團聚,這畢竟是大家的事,不再只是個人的事,因此,妯娌的角色就出現了微妙的較勁工夫。

<地雷區>5大排行榜 衝突一觸即發

若以一般日子的相處裡,妯娌確實也有著不同的苦水要吐,因為彼此本來就沒什麼血緣關係,對對方的個性、習慣、脾氣更是沒有什麼了解,往往不小心就會踩到對方的地雷。

妯娌衝突的5大排行榜如下:

1.有上班和沒上班的妯娌為什麼做的家事就有差別?

一位媳婦抱怨有上班的大嫂,回到家就大搖大擺地吃飯,然後碗也不洗,就躲進房間,她曾經向婆婆反應,婆婆說:「她工作辛苦,還要帶小朋友功課,我來洗好了。」

這讓她聽了,更不是滋味,沒想到婆婆還幫大嫂說話。

2.孝親費怎樣給才算是真正的公平?

兄弟各有工作,但是因為薪水也有高低差別,加上,妯娌有上班和沒上班,也有不同的收入狀況。

這時自以為公平的公婆,若要求每一家給一樣的孝親費,結果不平之鳴就要出現了。

3.公婆願意幫忙帶弟弟的小孩,卻沒有帶哥哥的孩子,妯娌有抱怨了。

由於兄弟結婚的時間點有早有晚,當年公婆體力好,早出生的孩子就優先被照顧,等到晚婚兄弟的孩子來報到,有些公婆就會說:「我累了,沒辦法幫忙,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能夠體諒長輩的,盡快找娘家幫忙或另覓保母;不能體諒的,妯娌之間就開始有了閒言閒語。

4.妯娌的孩子,可以嚴加管教嗎?

這是很尷尬的場面,明明看到妯娌的孩子正在欺負自己家的孩子,這時是管?還是不管?

若管得太兇、太重,孩子回去告狀,一場家庭風暴即將發生了;若視若無睹,這一口怨氣又如何平復呢?

5.公婆在分家產時,有了不公平的分配;或是當初因為公婆過度照顧其中一個兒子的創業,所剩不多的家產也會讓妯娌心生嫌隙。

這是很多妯娌深藏內心的痛,憑什麼會討好公婆的那一房就拿得多;而自家老公太憨厚,又不懂得爭取,於是拿到一點點。

<拆解區>3大原則 見面笑嘻嘻

不少聰明的妯娌懂得掌握相處的3大藝術,因此心中自在,大家關係良好。

1.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遠離家庭是非暴風圈是最佳選擇,但是其中的拿捏藝術不是「逃之夭夭」,而是「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也就是妯娌之間還是要有可以寒暄的話題,雖不見得要推心置腹,至少禮貌的語詞、關心的態度還是要有。尤其現在少子化的時代,讓自家子女還有堂兄弟姊妹可以往來,也是成長上可以多所學習的福氣啊!

2.堅定正確立場:

一位身為大嫂的學員告訴我,當她發現弟媳婦告誡自家孩子不要和她的孩子來往,平日也不太搭理她這個大嫂,是有點啼笑皆非,但是她並沒有轉身離去,也沒有熱臉貼冷臉,一味地討好。

她就是保持大嫂風範(令人敬重,也容易親近),對弟媳婦一樣笑笑地打招呼:「好久不見,新年快樂啊!」她也教自家孩子對嬸嬸一樣有互動。她說得很妙:「一個大人錯了,另一個大人不可以跟著錯。」

3.彈性應變:

一位弟媳婦,她是忙碌的職業婦女,根本不可能和大嫂一樣,早早回去老家,幫公婆大掃除。

於是,這位弟媳婦快遞兩台吸塵器,一台送婆家、一台送大嫂,又向大嫂致謝和致歉,等到年夜飯前到婆家時,又帶來熱騰騰的各式年菜。

年夜飯後,她、老公還有兩個兒子包辦了全部的廚房清洗,她說:「沒藉口再讓大嫂和婆婆裡裡外外忙碌,做人要公道,應該做的事要搶著做。」

她一直和大嫂維持良好的妯娌關係。她說:「大嫂和婆家住得近,平日常照顧公婆,這個恩情一定要銘記在心。我和老公包給他們孩子的紅包也比較大,做人要懂得回饋啊!」

妯娌關係從各自小家庭來看,確實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但是從家族傳承、家人團圓的角度來看,妯娌的地位可是舉足輕重。相處得好,大家笑嘻嘻;相處不好,親家變仇家。

在過年時節,大家樂意帶領孩子一起歡樂相處,妯娌秉持「親戚不計較」的信念,敞開胸懷來互動,看在公婆、親友眼中,也是令人欣慰又開心的事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