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孔子與孫子

2006/06/12 06:00

◎楚戈

亞洲四小龍,日本經濟起飛的時代,報載日本企業界,提倡讀《論語》,我雖然不覺得意外,但有點奇怪?企業不是為了競爭嗎?既是競爭,「東方學」的先秦諸子中,為何不讀《孫子》,或商鞅著作,而鼓勵讀與商業無直接關係的《論語》。我不覺得太意外的是:二戰前,東亞文化共同體,是以儒學為凝固力的。歐洲以《聖經》為歐洲文化共同體的凝固力,西亞以《可蘭經》為回教國家的凝固力。

日人、韓人社會對儒學的敬重超過一般漢人。

抗戰時,家鄉淪陷,日本兵隔一段時間,便清鄉一次。我們村子的人,得到了訊息,全村人都四散躲了起來,我們家就躲藏在沖子(林口客家人叫「凹」)對面的山林裡,遠看日本兵不過三四人,挨家挨戶地搜刮。窮鄉僻壤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就是了。

日本「清鄉兵」走後,我們各自回到家裡,發現家裡一本《論語》,被日本兵搬把椅子,把《論語》斜靠在椅背,放在大廳的正中央。明顯的是表現占領軍的敬意與友好。

雖然在敵對期間,但對「東方學」的孔氏之遺書則仍尊敬有加。不知歐戰時,德國占領軍,對當時民間的《聖經》,是否也像日本軍人對待《論語》一般的心態。

當年孔德成先生自台北,應邀訪問日、韓,部分民間人士,竟有人下跪,一如歐洲信徒之歡迎羅馬教宗一般。

儒學的孔子之於日韓民間,是視為東亞的聖者地位。

孔子學說對台灣政客、企業,不會覺得有絲毫興趣。日本企業家讀《論語》,或許只是間接地做人之修養吧?有「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民主思想之企業家,或許人人都會樂於和他們打交道吧?可是看到台東李聚寶先生和我同樣出身軍中,顯然是一位軍官退役,李先生不知是否人如其名,對「聚寶」頗有興趣。在當年的軍中,《孫子》是蔣介石規定軍官必念的書。我輩小兵也常聽營長、政戰主任大談孫子戰略。小兵多半不會去看《孫子》的。

報紙、電視介紹台東搞軌案嫌疑犯李聚寶老先生,退了役仍然在精研《孫子》,和兒子出的點子,大多似乎也是《孫子》的戰略。也是老兵出身的我看起來,李老先生應該精讀《論語》或《莊子》。以《論語》、《莊子》教導小孩,大概不會使小孩不停地嚼檳榔、抽香菸吧?搞軌的疑雲或許也不會扯到他們的頭上了。而不停地嚼檳榔、抽香菸,使人看起來內心好像很緊張的樣子。

而《孫子》是一本東方戰略性的兵書,充滿高級的鬥爭謀略。此書再好,也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詭道,以此教導小孩,是有害無益的。對頤養老境而言,大不如背《心經》有益。

沒想到當年蔣介石提倡的《孫子》,退了役,還樂此不疲。漢末,「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熟讀此書就是得益於《孫子》,終成一代梟雄。曹操也特注《孫子》以傳子孫,對孫子的以「詭道取勝」,成為百代謀略的兵書之祖。但子孫仍敗於司馬懿的詭道。

現在政客也愛用詭道,和孫武的精神是接近的,但百詭也有一疏。老了,也不必心存「聚寶」。最後,今天電視看李先生,教兒子「心如止水」,但既有《孫子》基礎,又有偽造的〈濟公降八魔〉,欲心如止水也難。世界上根本沒有濟公,沒有孫悟空,關公也沒有那麼神,都是小說創造的人物。

若懂得佛家一切本空,則《孫子》的詭道,濟公的降魔,都是荒誕。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