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家有一老 讓人惱

2014/03/23 06:00

圖/王孟婷

很多老人家年紀大了,有些習性改不了,常讓家人困擾,老人家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就隨他去吧……

圖/王孟婷

〈婆婆麥擱煮〉滿桌飯菜吃不消 就怕有人餓

文/豬豬(新北市)

婆婆廚藝精湛,下廚是她最大的樂趣,只是老人家總擔心大家吃不飽,每天滿桌佳肴總有一大半成了剩飯剩菜,身為媳婦的我雖然免了掌廚的重任,但隨之而來的難題是如何兼顧婆婆的盛情又不讓幸福肥上身?

先生幾次提醒婆婆做菜份量剛好就好,吃不夠大家會想辦法填飽肚子,婆婆還是堅持正餐要吃飽,不能餓了肚子犧牲健康!

既然無法改變婆婆的做飯習慣,餐餐過量也非長久之計,於是我們夫妻決定開始「帶便當」,不但解決剩菜問題,午餐再也不用外食,省了荷包又賺了健康,婆婆看到大家這麼捧場也漸露笑顏,開始研究起什麼樣的菜色適合帶便當,在飯桌上討論菜色成了全家人共同的話題,我也開始跟婆婆一起下廚負責準備材料趁機控制份量,先生則負責分享健康與飲食的知識,一起吃飯再也不是苦差事。

與其強迫長輩改變行為或一味勉強自己照單全收,不如以退為進換個做法,先取悅老人家讓他們覺得被尊重,再循序漸進潛移默化,轉化為年輕人也能接受的做法,才能真正體現何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阿母麥擱呷〉剩菜捨不得丟 講不聽

文/吳坤峰(嘉義市)

朋友說她與她的母親,常因剩餘飯菜、食物起了衝突。

剩餘飯菜一再溫熱,多餐未用完,朋友認為就不要再吃了,因食物營養早已不在、變質,對身體健康只有減分,還會有吃壞肚子的風險。然她的母親,早年持家辛苦的習性根深蒂固,不浪費任何食物,若不到完全壞掉,絕不丟棄。於是,冰箱多得是吃不完的東西。

有次晚上她的母親拿出一盒去皮的西瓜,保鮮盒蓋掀起,原應鮮紅、有光澤果肉的西瓜已呈暗紅色澤帶著混濁暗示。她拿起一塊往嘴送,一陣酸嗆味強襲口鼻,這西瓜不能再吃了,想全數丟掉。只見她的母親將盒中每一塊仔細地端詳,挑出沒酸味西瓜,繼續吃著。

朋友怕她的母親吃出問題,念起她的母親,而她的母親覺得若還可吃,為什麼要丟,不知節儉。母女倆常因此鬥嘴,不愉快。

或許朋友可請她的母親買、煮適量食物,接著就是將母親愛的飯菜吃光光,不僅沒了剩餘飯菜問題,更可讚揚母親的好手藝。

〈阿嬤麥擱買〉別人有她也要 破財又傷身

文/可彤(台中市)

幾年前阿公驟逝,讓阿嬤一人孤單影隻,因此7個子女無不用心侍奉照顧年邁的阿嬤,只要阿嬤一開口要求,子女孫兒們無不齊心達成。

阿嬤很喜歡與其他長者比較,看到姨婆有辦八十大壽,她也開口要有歡喜的壽宴,於是姑姑叔叔努力擠出時間,齊聚一堂熱鬧辦宴。

前年,阿嬤見巷尾的三叔有電動代步車,她也開口要一台,身為長子的老爸花了5萬添購一台,怎知過了一週,電動車被阿嬤嫌牽不進有門檻的大廳,私下以5千元賣掉,這事兒讓老爸跳腳。

前一陣子,阿嬤膝蓋痠痛,聽說鄰居大伯去換了人工關節徹底解決了痠痛,因此她老人家執意要換人工關節,把只是骨質流失的關節硬是要換成人工的,這可苦了眾家晚輩們,好說歹說輪流勸進,老人家仍執意要動手術;手術過後,阿嬤才徹底了解到更換人工關節的不適,平白挨了一刀又植入異物,從原本只是偶爾的痠痛變成永久的疼痛。

從此以後,凡是阿嬤再有過度的要求,晚輩們總會以此借鏡來勸說,避免事件重演。

〈外婆麥擱煩〉沒事找事做 累壞自己

文/林董(台中市)

假日時,我和表弟妹們都會返回外婆家聚會,探望外婆也聯絡感情,外婆就像家中的支柱,像棵大樹,撐起了整個家族,而子孫們就像上面纍纍的果實,由她供應養分,外婆在家族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如此睿智的長者,也有讓人受不了的行為,外婆年歲增長,卻沒意識到這點,舉凡逢年過節,她仍想一手操持祭祖拜神之事,換來的是太過勞累,而到醫院去躺兩個半小時,吊點滴補充營養。要不然就是趁家人都去上課上班之餘,偷偷做家事,也有幾次病倒的經驗,屢勸不聽,而她老人家還會生悶氣。

後來洞察了她的心理狀態,她也想證明自己「有用」,所以,媽就去買了幾株盆栽,請外婆代為照顧,而舅舅也請外婆整理舊報紙給他,多了這兩個重大任務後,外婆較少偷做一些粗重家事,心情也愉快,因為有事做。所以,當你抱怨老人家說不聽時,應該先試著了解他們。

〈外公麥怎早〉早起出門運動 伸手不見五指

文/薔薇(高雄市)

外公今年85歲,每天還是維持早起散步的習慣,有多早?大概是凌晨三點半左右,這時間或許對許多人而言正是熟睡的時候,甚至還沒睡,但他早已起床換上運動服出門運動去了;一直到太陽升起,才回來吃早餐。

「要活就要動!」是他一貫的說詞,但是三點半這個時間實在令人傻眼,鄉村小路間要是突然衝出個野狗、蛇或是其他動物,該怎麼對應?又或者身體不適,有誰可以求救?再者,天這麼黑,真怕車輛會不小心撞上來。

我們當然希望外公身體健康;只是近年來,外公的健康日漸下滑,有時腸胃不適、有時貧血暈倒,實在不適合再獨自步行這麼遠的距離。「我已經走持續15年了」這或許是他目前生活中值得驕傲的事情之一,勸退的話語只能在嘴邊又被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外公堅信這是讓他身體健康的方法,我們也只能慢慢告訴他運動要適時適量,出門運動一定要攜帶手機,運動時間也盡量天亮後再出門,或是到學校操場運動,我們也不必提心吊膽懸著一顆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