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同學哈啦會〉真實幸福 要懂判斷

2014/04/29 06:00

文/艾哈拉

我們從小所認知的「蜜蜂採蜜」現象,或許將逐漸成為歷史名詞了,因為根據台大教授團隊歷經7年所做的研究顯示,由於幼蜂長期以來食用了「含有農藥」的植物,導致牠們學習能力降低而有了「失智」反應,進而在羽化為「成蜂」時,既不會採蜜,也不記得回家的路,終於使得全球蜜蜂突然大量消失。

關於地球暖化、環境汙染、生態保育,其實都已是全球共通的議題,但在台灣,我們卻似乎還面臨著另一個更為嚴重、卻也更容易被忽略的現象:台灣社會一味追求的「小確幸」風氣,已使年輕人同樣面臨著「弱智」,並將逐漸喪失競爭能力的危機。

原本溫馨且勵志的詞彙「小確幸」,已被聰明的台灣商家,衍生為促銷商品的包裝手段;因此,不管是日本巧克力、美式甜甜圈、法國馬卡龍,乃至本土超商的霜淇淋,都一一成為年輕人盲目搶購的熱賣商品,甚至每天都要有咖啡、下午茶,才能體會生活中的「小確幸」。

四月中旬,台灣一家五星級飯店在徵人時,竟獨開先例地要求要有父母陪同面試,因為根據相關單位所做的統計,竟有多達兩成的年輕人,是在試用階段才發現,「想像與現實差距過大」而離職的,因此業者希望父母能共同參與面試,而給予子女適當的建議。

只是,如果連工作都有「想像與現實差距過大」的不適應,那戀愛與成家的落差不是更大,難道年輕人也要以離婚或不婚來規避現實生活的考驗嗎?而已經習慣事事仰賴「便利超商」的下一代,是不是也逐漸失去了成家和理家的能力呢?

小確幸,原本意味著生活中微小而真實的幸福,但資本家卻只刻意地強調「幸福感」,終於使年輕人像幼蜂一樣,已經逐漸失去判斷怎樣才算「真實」的能力了!

(同志怎麼看待異性戀?異性戀對同志又有哪些好奇?不妨透過電子信箱gayfriendly@hotmail.com.tw,「異同」哈啦「一同」學習!)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