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天啊 孩子說髒話

2014/05/18 06:00

圖/達姆

如果孩子「出口成髒」,很多家長一開始會很震驚,先別急著罵,慢慢引導、也小心自己不要成了壞示範,終能找回天真的孩子……

圖/達姆

〈家長出招1〉不解其意 學習將心比心

文/劉洪貞(台北市)

記得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沒幾天,有天下午和妹妹在看卡通時,不知為什麼,忽然衝著妹妹飆了一句:**娘。

我問他知道這三個字,是甚麼意思嗎?他猛搖頭並告訴我,班上同學都用這句話,飆來飆去很好玩的。聽到這兒,我拿來一張紙,上面就寫著這三個字,我告訴他這是罵別人媽媽的髒話。

問他隨便罵別人的媽媽好不好?他搖搖頭。我再問他要是別人罵媽媽,他會怎樣?沒想到他低著頭,哽咽說會很生氣。我問他,既然這樣的髒話,是會讓人很生氣,那以後還要不要說?他搖頭說會記住不能說。從那天開始到今天,我不曾再聽過他說這句話。

我覺得孩子像張白紙,他們很容易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家中大人的口頭禪。很多家長也認為三字經、一字經只是口頭禪,不算甚麼髒話,但是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就照單全收了。

因不知道甚麼意思,所以有事沒事就飆來飆去出口成髒,造成別人的困擾。因此我認為有需要讓孩子懂得將心比心,這樣就不會說髒話了。

〈家長出招2〉當流行語講 回敬我愛你

文/Connie(新北市)

兒子國小三年級,和死黨在家辦同樂會,準備各式桌遊要讓同學一較高下。只是隨著氣氛愈來愈熱絡,一字經、三字經竟也開始此起彼落助陣!

為了不破壞氣氛,我當下先按兵不動,等和大家一同用餐,聽他們分享學校生活的點滴,席間孩子說到興奮處,三字經又脫口而出,我趁機發問:「這是你們現在最流行的口頭禪嗎?有誰知道它的意思是什麼?」只見孩子直說沒想過它的意思是什麼,大家只要不開心或表達反對意見,就會這樣說,不這樣說好像就落伍了!

我告訴他們這是在咒罵對方的母親,是非常不禮貌的字眼,既然每說一次三字經就等於傷害對方媽媽一次,只要聽到對方說了三字經,就要立刻加上「對不起,我愛你」,孩子們雖似懂非懂倒也點頭答應。

過了幾天,兒子回家主動分享,原本要說「對不起,我愛你」覺得很彆扭,沒想到說了之後,反而讓對方愣住,自討沒趣地離開,罵三字經的熱潮好像在班上開始退流行了!果然一味責難制止,不如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對症下藥來得有用。

〈家長出招3〉換個說法 會更優雅

文/奕新(台中市)

特地詢問就讀小四而剛放學的二兒子,同學們在學校是否會罵髒話,所謂的「一字經」或「三字經」呢?而老師發現又是如何處置?

說也好玩,他並不敢直接問我是「幹」嗎?反而是用注音的方式問我!其實我心裡是高興的,畢竟身為家長「以身作則」還是最重要的。

其實小孩如果突然蹦出髒話,不用過於緊張或大肆責難,大部分的小朋友絕對是出於好奇心和「面子」問題使然,心平氣和了解孩子會犯錯的原因與過程,適當地用適合自己孩子個性的口氣,讓他們能了解畢竟那是不對的,甚至誘之以利,保證不再犯錯。

回想自己學生時代,每個人為了表現大家是「鬥陣的」,不知從誰先開始的,反正開口講話和結束都是一字經或三字經,變成一種習慣。直到出了社會進入職場,發現身旁的人並不會,很顯然自己成為異類,才把這習慣給改掉,可見「環境」的重要!

兒子突然向我說一句話,讓我莞爾一笑,他有個同學怕罵髒話被老師處罰,所以F開頭的髒話,改成了「法國的QQ糖」!

〈家長出招4〉邊罵邊照鏡子 看看自己

文/小嬋(高雄市)

去年從三年級的外甥女口中蹦出「三字經」時,心中的震撼的確很難平復。

詳問她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才知道是外婆和阿姨「家學淵源」,兩人或與外人吵架的時候,竟然常常以「三字經」、「一字經」問候彼此。我問她:「外婆、阿姨互飆髒話的時候,妳的感覺如何?」她沒有回答,恐懼卻寫在臉上。接著我解釋這句話真正的涵義,並要她直接到鏡子前,和自己面對面,把阿姨和外婆的口頭禪說給自己聽。

照做後,她並沒有馬上說出感想,但事後卻告訴我:「自己原本只想發洩緊繃的情緒,但是看到的是另一張猙獰又令人戰慄的面孔,那嘴臉令人厭惡。」她知道這種話不會是玩笑話,只要有這樣的心態,就會使對方不愉快,甚至引發衝突。

教孩子時我會告訴她:「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告訴她心情不好,真的很想說髒話的時候,就用力地說「嗯嗯嗯」或「叮咚」消音,這樣既不傷人,也不會讓自己令人生厭。

〈家長出招5〉機會教育 別大驚小怪

文/Q媽(高雄市)

本班國小三年級的孩子,正值好奇心旺盛、對凡事一知半解的年紀,對成人世界的規則似懂非懂,知道某些話是大人所謂的「髒話」,但卻不知道為什麼,或是覺得說髒話很酷很有趣,因而引起同學們起而效尤。

這個時候身為教師的我就會立刻制止,並且解釋為什麼說這句話是粗俗不好聽的、如何用適當的語詞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理解老師要傳達的意念時,下次自然就不會出現說髒話的情形了。

記得有一次,國語課的生字教到「幹」這個字,還沒上課之前,學生就笑成一團,頑皮的孩子不停大叫:「老師,課本上有髒話。」然後全班哄堂大笑。待全班笑完之後,我用很正經的口氣告訴孩子們:「除了髒話之外,幹還有很多其他的用法,例如樹幹、才幹、能幹等,它只是一個普通的生字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經過這次的機會教育,孩子們再也不會因為「幹」這個字而大驚小怪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