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師會客室〉 補個習 竟被老師K

2014/12/01 06:00

家長在為孩子挑選各種補習班、才藝班、安親班的同時,要留意孩子是不是在合適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法新社)

文/陳軍豪

家長在為孩子尋尋覓覓各種補習班、才藝班、安親班的同時,是否曾留意過學習的環境是否適宜、教師的專業能力及其素養如何……

日前發生補習班教師或才藝班老師處罰孩童的新聞,這讓我們不得不檢視孩子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習?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老師這樣「教訓」是什麼樣的感受?

在口耳相傳下,家長總想替自己的孩子尋找辦學績效良好,有名師、達人的補習班,讓孩子「跟上學習」、「跟上大家的腳步」、「跟上社會的競爭」,否則孩子好像就輸在起跑點了。

家長在為孩子尋尋覓覓各種補習班、才藝班、安親班的同時,是否曾留意過學習的環境是否適宜、教師的專業能力及其素養如何;更重要的是,你不只砸大錢將孩子往裡頭送而已,而是孩子是不是在合適的教學環境下學習。

教學環境應該包括:上課環境是否安全、整潔?內外有防災設備嗎?孩子的桌椅與活動空間是否適宜?以及如新聞事件中,這些授課的教師是否只在家長眼前收錢收得笑嘻嘻,收完錢後,對你的孩子在學習上根本沒有用心,或者用不適當的方法管教孩子的學習?這些都是家長在為孩子選補習班時,必須慎重考慮的。

<慎選師資>打罵落伍了 教育在改變

每一個孩子在智育發展上的條件皆有所不同,更不是每一位都是神童,因此授課教師除了專業領域的教授外,非常重要的是,怎麼樣讓一套課程,得以有效傳授給每一位孩子。

有的孩子學習快,在智育上的表現較為突出,那老師當然輕鬆;但有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較為緩慢,需要更多時間來吸收、消化,這些都是每位授課教師會遇到的狀況,也是做為教師需要有的能力之一。

就算遇到不認真的孩子又如何?教師應該有更大的責任與義務去面對每一位孩子在學習發展上的差異。

現今已不再像過去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了,或許這種方式有它一定的成效,老一輩的朋友都會說,我們就是少一分打一下,被打出來的,就算過去是這樣的做法,那又如何?教育環境不也在改變,老師不要還想停留在過去。

<切身經歷>老師一句話 傷害一輩子

下面是我切身的例子:小學一年級,我曾經被班導師狠狠罵過白癡,這件事我一直都忘不了,也或許是陰影,當時的我只覺得是自己成績不好、不認真被罵吧。

隨著我的求學過程前進,當我回頭再想這件事時,我突然發現,為什麼我要接受當時老師給我的「白癡」兩字?我不是呀。還好我沒有因為她給我一句白癡,而放棄學習這條路,否則,我這輩子可能再也不想念書,因為我就是覺得自己念不起來,也沒有能力。

上了國中,國一的英文成績並不好,也很排斥學習英文,我不敢說是當時的英文老師在教學方式讓我有所抗拒,畢竟班上也有能跟上腳步的同學;爾後,我轉學到新學校,二、三年級的班導師也是一位英文老師,我只記得她選我當「英文小老師」,我非常緊張,自覺無法勝任,但她卻異常放心,因此某一種動力告訴我,既然我是英文小老師,那我一定要比其他同學表現得更好,實際上我當時的確也做到了。

這個例子不在於我對老師們的評價,而是想表達,有些老師能用不同的方法來循循善誘學生的學習,且不只在課業上,更在品德上,對一位學生來說,在他的學習之路上這會有很大的改變。

至少我確定打、罵已不再是能讓孩子前進的唯一方式了。家長們、老師們,你們覺得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