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妳的孩子有問題……

2015/03/09 06:00

圖/陳佳蕙

文/譚惋瑩

圖/陳佳蕙

從開始當部落客那一天起,就很想寫這篇文章,但是每次打了文章標題,心裡就像壓著千斤頂無法呼吸,心跳加速,深怕每打一個字,淚水就會不聽使喚地流下來,原來,這就是父母心!

六月的台南正是炎熱的季節,下午四點半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的我,在一群騎著機車的家長群中,揮汗地搜尋雙寶的身影。只見老師左手拎著大包小包和小太陽,右手牽著整齊乾淨的小饅頭從教室那頭走過來,看著她的目光,我心裡這麼想:「小太陽這傢伙又幹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果不其然,老師見了我就開始細數小太陽今天戶外教學做的事情,包括不給老師牽手亂跑、老師講解時直接躺在地上、該回家時又不乖乖排隊上車……我還來不及做出回應,老師又下了結論:「妳的孩子有問題,希望媽媽可以帶小太陽去醫院做評估。」

載雙寶回家的路上,腦中一片空白,就算自己曾是幼教老師,深知早期療育的重要;就算心中老早隱約覺得小太陽「很特別」,親耳從老師口中聽到,還是讓我震驚到無法思考。

<家長的心情>接受現實 勇於面對

我知道接下來將有一場硬仗要打,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心理層面,這麼說或許有點可笑,明明曾是幼教老師明白早期療育的重要,但這些專業知識在媽媽這個角色面前,卻成了無用勇之地的三腳貓功夫,慌亂跟不知所措占據了我,加上可以商量的另一半在海外工作,更加深無助的狀況,還好面對問題總能挑起戰鬥力的個性,在此時又發揮了作用。

首先火速預約兒童心理科,打算帶著小太陽做評估。

第二步是如何跟孩子解釋,我跟小太陽說:「媽媽和老師想幫助你,可是我們的力量不夠強,所以帶你去找更強的醫生超人,你願意跟媽媽一起去嗎?」小太陽似懂非懂,但平常很少跟媽媽獨處的他,很高興地答應我們的約會。

第三步則是跟其他家人(婆婆)說明狀況,也許有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把這一步放在後面,在教養孩子時,父母本來就該展現強勢的主導權,這裡的強勢指的不是對孩子的壓迫,而是堅持做對的事情,明知道會有一些反對的聲浪或意見,卻仍然有不怕衝突爭吵的勇氣,和平溝通在現實世界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完美。

在一連串的評估後,醫生診斷小太陽是輕度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和一般家長難過失措自責的情緒相比,知道答案的我居然覺得心中輕鬆許多,至少我知道該怎麼去幫助他,恐懼往往是因為缺乏資訊。

得到答案的我,突然憶起教書第二年的一段往事。

<老師的心情>說了實話 家長難接受

妮妮和琪琪是一對雙胞胎姊妹,美女媽媽總是精心把兩姊妹打扮得光鮮亮麗,其他家長見了總不免一陣驚呼:「好可愛的一對雙胞胎喔!」

家長總是開心牽著這一對姊妹,享受這樣的讚美。

開學後的一個月,我和同班的搭檔老師發現了妹妹琪琪的問題,不論想講什麼都用「伊伊啊啊」來表達,有時姊姊妮妮見狀,就會直接飛奔過來幫妹妹回答。有一次上課,妹妹急著想回答問題,姊姊想幫忙卻顯然不是妹妹想要的答應,琪琪突然很委屈地大哭起來。

和搭檔討論後,我們決定跟家長反應我們觀察到的狀況,懷疑妹妹可能聽力有問題,希望家長帶到醫院做評估,檢查之後,果然是聽力受損,需要戴電子耳矯正。但是下學期媽媽就帶著兩姊妹轉學了,而且還是距離不遠的另一家附幼。

我永遠記得當時的自己有多麼受傷,甚至久久無法消化這情緒,明明認真替家長發現孩子的問題,聯絡所有可以幫助他們的資源,得到的不是一聲謝謝,而是轉學。

即便心中有感激,即便媽媽自己老早就知道孩子的問題,但老師仍然是戳破問題的劊子手,過多複雜的因素迫使她想帶著孩子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直到現在我才同理她的心情和做法。

走出醫院,牽著兒子的手,望著漸漸落下的夕陽,當年那久久無法消化的情緒,終能放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