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健康教室〉多按小腿肚 呷百二

2015/03/25 06:00

文/槙孝子

小腿肚是相當重要的身體部位,就如同人類的「第二顆心臟」。人體約有70%的血液集中於下半身,而小腿肚就像一個幫浦,可承接由心臟輸出的血液,並輔助血液抵抗地心引力,努力送回至心臟,因此,按摩小腿肚可說是改善血液循環的關鍵。

按摩小腿肚的前後差異,只要透過可以觀測血流變化的「紅外線熱影像裝置」便可得知,按摩前體內血液滯流、呈現藍色的人,經過按摩改善後,上半身即出現血液運行正常的紅色。

「小腿肚按摩法」對於改善手腳冰冷,具有極大功效。雖然沐浴或在小腿肚包上護腿帶,也能提升血液循環,但是按摩小腿肚就好比從體內「自我發電」般,其效果與威力十分顯著。每天按摩5分鐘或10分鐘都可以,只要按摩小腿肚,便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幫助我們遠離疾病。

進行「小腿肚按摩法」時會流汗,造成水分流失。因此按摩前後,請花點時間慢慢地喝完一整杯水。

區塊1:內側

盤腿而坐,沿著小腿肚內側骨頭的邊緣按壓。。

1.盤腿坐下

先按摩右腳。依照自己習慣的方式盤腿而坐,並將右腳擺在前方。

2.從內側腳踝骨開始按摩

雙手大拇指交疊(左手或右手在上方皆可),放在內側腳踝骨上,一邊吐氣,一邊將全身重量放在大拇指上按壓,按壓力道須保持「有點痛但可以忍受」的程度。

3.沿骨頭邊緣按摩至膝蓋下方

氣吐盡後,將手移開並用力吸氣,接下來沿著骨頭邊緣,以3~4公分的間隔往上移動,用相同方式按壓。由下往上按摩至膝蓋下方為止,再回到原來的位置,重複按摩1次,總共按摩兩次。

區塊2:中央部位

保持盤腿的姿勢,按壓小腿肚的中央部位。

1.盤腿而坐,按摩小腿中央部位的區塊

與按摩內側時一樣,採盤腿而坐的姿勢,雙手大拇指交疊放在阿基里斯腱上,一邊吐氣,一邊將全身重量放在大拇指上按壓。

2.按摩至膝蓋下方為止

把氣吐盡後,將手拿開並用力吸氣,接下來以3∼4公分的間隔往上移動,用相同方式按壓。由下往上按摩至膝蓋下方為止,再回到原來的位置,重複按摩1次,總共按摩兩次。

區塊3:外側1

轉換為側坐姿勢,沿著小腿肚外側骨頭邊緣按壓。

1.採側坐姿勢

從之前的盤腿坐姿,變換成側坐姿勢,將右腳完全貼在地板上(無法側坐的人,請參閱外側2說明)。

2.從外側腳踝骨的骨頭邊緣開始按摩

雙手大拇指交疊,放在外側腳踝骨的骨頭邊緣,一邊吐氣,一邊將全身重量放在大拇指上按壓,按壓力道須保持「有點痛但可以忍受」的程度。

3.沿骨頭邊緣按摩至膝蓋下方

氣吐盡後,將手移開並用力吸氣,接下來沿著骨頭邊緣,以3~4公分的間隔往上移動,用相同方式按壓。由下而上按摩至膝蓋下方為止,再回到原來的位置,重複按摩1次,總共重複兩次。

區塊3:外側2

(無法側坐的人,請參考下列做法)

將單腳膝蓋立起,再用單手揉捏。

1.右腳屈膝立起

無法側坐的人,可將右腳屈膝立起後再進行按摩。

2.用右手按壓

用右手抓住右腳小腿,按摩小腿肚外側。一邊吐氣,一邊將全身重量放在右手大拇指上,按壓外側腳踝骨的骨頭邊緣,按壓時應保持「手指不會疼痛」的力道。

3.沿骨頭邊緣按摩至膝蓋下方

氣吐盡後,將手移開並用力吸氣,接下來沿著骨頭邊緣,以3~4公分的間隔往上移動,用相同方式按壓。由下往上按摩至膝蓋下方為止,再回到原來的位置,重複按摩1次,總共按摩2次。

<作者小檔案>槙孝子

大學畢業後就讀針灸專門學校,取得針灸師執照。2004年進入身心健康堂工作,結識小腿肚按摩法創始者──石川洋一醫師,獲得井穴‧頭部刺絡療法與小腿肚按摩療法之啟蒙。

其後受到免疫療法權威安保徹(新潟大學醫學教授)的影響,體認居家療法的重要性。目前推動小腿肚按摩療法,著作《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即將在台上市。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