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出櫃 另一番海闊天空
文/蔣明白
關於「同志出櫃」的議題,有部分讀者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其中甚至有人直接問我:「為什麼一直要鼓勵同志出櫃呢?如果就默默地在異性戀社會中生活,不是能為家人減少一些負擔嗎?」
而面對這樣的質疑,不禁讓我想起了越來越普遍的出國旅遊觀念。
在中秋和雙十連假期間,就已經有少數同事安排到港澳旅遊,而更大的一波,則是選在十月底的京都賞楓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之旅;比較特別的是,女同事對出國旅遊多半抱持著期待或羨慕的心情,男士就相對顯得興趣缺缺了。
而我之所以會把出櫃和出國當成類似的概念,或許是因為:
第一,出國旅遊是必須有客觀條件來支撐的,因此像是單身族熟女,她們既沒有養家的負擔,又無需顧慮子女的牽絆,當然可以盡情地出國血拚或享受美食、美景;同樣的,出櫃也必須顧慮到每個人的客觀處境,而不是任何同志都有出櫃的可能。
其次,出國和出櫃都是一種自我啟蒙的過程,而且經驗也是很難確實分享的,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了異國的山川美景時,可能會因為好奇及感動,而想繼續去探索其他更多的地區;但是,看在那些不喜歡旅遊的人眼裡,他們非但體會不出異國的美麗風情,甚至只會覺得我們是一群不知道節儉又貪玩的人。
在這個專欄裡,我只想扮演一個稱職的導遊角色,因此,我並沒有鼓勵每個同志都選擇出櫃,但是至少我希望能把我的經驗,與同樣渴望掙脫暗櫃枷鎖的同志分享,進而盡情享受身為同志的種種美好。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