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德國爸爸早早下班回家去

2015/11/04 06:00

因德國薪水結構跟男女升遷前景的差異,申請彈性上班的通常是德國母親。(胡蕙寧攝)

文/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

做任何事情都講求認真的德國人,成家之後對家庭時間分配的講求,態度通常也是一樣的認真。

我在德國大企業西門子慕尼黑總部的亞洲部門打工時,就見識到一堆德國爸爸的「早進早歸」,問他們這麼早回家幹嘛?給我的答案不是「陪小孩」,就是「給家庭一點時間啊」!

最早是發現他們都好早去吃午餐跟好早回家。有人10點就開始看餐廳的午餐菜單,11點員工餐廳一上菜就衝去吃飯。有人則下午兩點就收拾好說再見,我驚問現在就下班?得到的答案是「因為我已經做滿8小時啦」!

這些在大公司的德國爸爸很多都住在近郊,要搭上一兩個小時的火車才能入城上班。我發現不論我多早到公司,他們一定比我先到。問他們到底每天什麼時候進辦公室?答案居然有5點半,也有6點,也就是3點起床的大有人在,否則要搭兩個小時火車怎麼能夠在5點就進辦公室?

也就是精確盤算好上下班時間的德國爸爸,一天中就可以剩下約一半的時間給家庭,這個我在留學早期的印象,終於在最近得到了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證實。

<婚前婚後>工作時間 單身者較長

根據年中公布的一項全國大型調查顯示,德國人在法律保障下,工作跟休閒並重,單身男子沒有伴侶跟家庭顧慮,工作時間確實較長,一旦有了伴侶就開始縮短工作時間,沒有孩子前,平均一天還有高到11小時15分鐘的休息時間,其中賴在床上約8小時23分鐘。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這項統計顯示,有了孩子後,德國爸爸平均一天開始會減少約半小時的睡眠時間。平均在外時間約是8小時45分鐘。回家後,平均每天用12分鐘整理房間、2分鐘整理起居室和花園、2分鐘燙熨衣服,也就是德國爸爸不是沒分擔家務,只是用在上頭的時間多寡而已。親子時間更是少不得,平均在家務之外,還要花上約45分鐘陪孩子。

在以上時間之外的居家時間,德國爸爸平均會花上兩個半小時放鬆自己,內容可能是選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或是來點社交或健身活動。德國聯邦統計局的這項統計顯示出一般德國爸爸們的「日常生活」時間分配,看起來兼顧自己、工作跟家庭。但即使如此,德國聯邦家庭部長曼紐艾拉‧徐威辛格(Manuela Schwesig)還是不滿意,認為留給家庭更多時間的目標還需要更努力。

<再忙也要陪孩子>家庭部長呼籲 多留時間給家庭

徐威辛格在這項聯邦家庭部委託的調查中發現,德國父母平均每天有3小時的時間與孩子共度,比10年前只增加了10分鐘。也就是在家務跟工作之後,一般德國家庭的相聚時間普遍還是太短。

幾乎所有被調查的父母都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有高達30%以上的德國爸爸和約20%的德國媽媽抱怨生活太忙,忙到根本沒足夠的時間來對孩子表達關懷。

這項調查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與2001、2002年度相比,近15年來德國父母的工作量增多,卻也更願意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孩子。在這種心態下,有孩子的父母內外工作量都大為上升,聯邦統計局局長羅德瑞希‧艾格勒(Roderich Egeler)就表示,有孩子的家庭會讓成人的工作量明顯增高。

德國聯邦家庭部長徐威辛格也說,父母在職場跟家庭的負擔都比以前增加,不少父母是全天職,下班之後還要照顧孩子。根據上列調查就發現,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責任感跟壓力下,一般德國父母要比無子家庭的成人每週多付出約10小時的辛勞代價。所以徐威辛格認為這一代的父母更需要懂得舒緩時間壓力,把時間多留給家庭必須得到更廣泛的認可。

<兩相權衡>申請彈性上班 母親居多

事實上許多德國父母在生育孩子後,會有一方申請彈性上班以照顧家庭。主要癥結是雙全薪家庭的扣稅相當高、保母費用也驚人,所以一些德國原雙全薪家庭的朋友告訴我,一方半職或乾脆辭職,減少的薪水跟免繳的稅以及省下的保母費差不多,還可以自己多點時間照顧家庭。而因為薪水結構跟男女升遷前景的差異,申請彈性上班的通常是德國母親。

這份調查就公布,不論是同居或婚姻關係中的父母親,媽媽比爸爸約平均少工作兩小時。若無子女的同居伴侶,女性做洗衣、飯食、打掃等家務要比男性平均多20分鐘。但是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德國單身男性會比單身女性更勤於打掃整理家務。所以,未來當這些男性升格為父親時,他們已經習慣做的家務就不會只落在媽媽身上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