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雙面生活 全為了家人

2015/11/09 06:00

文/蔣明白

10年前,我和交往3年的男友正式分手,原因是身為長孫兼獨子的他,為了避開日後家人逼婚而迫使同志身分曝光,所以他決定在退伍後,直接前往美國尋求發展。

10年過去了,我前男友不但已經在美國工作,並且還和一個美籍男友同居生活,只是,當他最近回國約我見面時,我腦中依然浮現著分手時曾有的疑問:對同志和他們的家人來說,「同性戀者」的殺傷力真有那麼大嗎?

當然,有能力出國生活的同志畢竟是少數,於是,大多數同志就只好在家人面前過起了雙面生活。

在我所接觸過的熟男同志裡,大約有一半是已婚身分,只是,如果他們擁有的是一個所謂「幸福家庭」的話,那他們為什麼又經常會在公園或同志酒吧中流連呢?

我常在想,這些同志選擇走上異性戀的婚姻模式,其實並不一定是沒有出櫃的勇氣,而是他們更為在乎家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一想到父母無法承受孩子是同性戀的打擊,或是擔心爸媽必須長期處於被異樣眼光看待的煎熬裡,那麼,選擇婚姻和生育子女,或許反而要輕鬆些吧!

家,一直被形容是避風港,是最溫暖的依靠,因此,如果父母知道他們最心愛的孩子,竟然是戴著為人夫、為人父的假面,而仍然繼續在同志場所尋求感情的寄託,那父母又會願意妥協嗎?

就像我前男友的父母,他們或許對獨子在異地打拚感到極為不捨,但是,如果孩子表示願意回台,並和同性伴侶在家中孝順爸媽,他們是不是寧可兒子繼續留在美國呢?同志身分,難道真是家人間難以跨越的鴻溝嗎?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