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愛情軍師團〉我的單身不無聊

2016/01/06 06:00

(圖/達志影像)

個人時代來臨,單身蔚為風潮,一個人的生活也不錯,偶爾有點無聊和寂寞,但能自得其樂且樂在其中的人也不少!

(圖/達志影像)

〈老公主不寂寞 樂在自由自在中〉

文/咪醬

狠狠愛過,狠狠痛過,現在的我,感情空窗期持續好幾年。身邊的人常問:「為什麼不再交個男朋友?」仔細想想,有這個必要嗎?已年過四十的我,早就養出一身老公主病了,想吃甚麼就吃甚麼,想獨處就放肆地獨處幾天,完全不用在意任何人的感受。

尤其在認真工作後,期待著週末的到來,會在兩週前甚至一個月前就預約好週末假期的行程,來個全身舒壓之外,再約個彩繪指甲,不然,隨時興起,就到時下年輕人愛去的商圈繞繞,看看新鮮貨,不用徵求另一半的意願,自己逛街逛到腳痠,走自己想走的步調,對自己的生活節奏有主導權,讓我樂於享受單身的自在。

曾經,處於調整心態的過度期,總在一個人去餐廳用餐時擔心旁人的目光,獨自捧著可樂和爆米花進電影院時,也忍不住猜測身旁會不會坐了一對情侶?如今,單身者愈來愈多,咖啡廳、餐廳、電影院常見形影單隻的男女,處於緊繃的我也逐漸卸下心防,願意和內心的那個我一起享受美好時刻。

問我還想不想找個伴?我想我只需要能相互抱怨上司的同事、相互分享生活點滴的閨密、一同吃大餐的美食老友團,而且在狂吃後,不用擔心身材走樣被老公嫌棄。

當你選擇了單身生活,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變得重要,幸好我興趣廣泛,喜歡學習新事物,上上手工藝課、學習新娘彩妝和髮型,「美」的事物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豐富。單身多年的我,早已不在乎是否有真命天子的存在,我只想成全自己人生的一切美好。

〈只想一個人 享受孤獨的靜謐〉

文/詞清

坦白說,我非常喜歡看見甜蜜恩愛的戀人開心地牽著彼此的手走在在路上的樣子,看著他們手牽手、心連心,感受著彼此心跳的親密感,看了就覺得幸福。但那種幸福給我的感覺,就像一齣精美的廣告微電影,乍看之下盡是幸福美滿,但看到的終究只是片段,不管情節再怎麼浪漫美好,卻不見得是最後的結局。

愛是一種溫度起伏極大的化學元素,它可以讓人全心喜悅地付出一切,可以炙熱得讓人充滿勇氣,可以溫暖得讓人心曠神怡,也可以冰冷得讓人絕望窒息。遺憾的是,我是個膽小自私的人,對我而言,四周的空間裝我一個人就夠擁擠了,要我為另一個健全而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人付出,真的非常困難。所以我喜歡一個人,喜歡挑選食物時不必遷就別人的感覺;喜歡自己挑自己想看的電影;喜歡安靜到足以讓自己胡思亂想的靜謐空間。有人說:「孤獨會讓人憂鬱,寂靜會逼瘋人。」但我認為所有的事在太超過前都是安全的,適當的孤單和安靜能讓我思緒清晰。

或許有一天我會愛上某個人,某個我為他訂了一堆標準,然後打破這些標準依然無比吸引我的人。可惜的是我到現在還沒訂好標準,所以我想在這之前,我還是會享受一個人躺在床上自由翻滾的感覺。

〈為自己而活 無拘無束解放心靈〉

文/紫晶

單身最大的好處是生活可以無拘無束,不用在乎另一半的想法或為了迎合對方而委曲改變自己,那種互相制約的愛,有時真的會令人窒息,所以我非常享受單身生活。

無聊和寂寞像是雙胞胎,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究竟是無聊或是寂寞,我覺得綜合起來是一種「心慌慌」的感覺,但它並不是單身的專屬權利,有些人就算有了另一半,無聊寂寞也常與之為伍。單身不會是個問題或麻煩,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心靈的解放,我不再需要為別人而活,心不再被禁錮在小小的框架裡,而是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

平常我們總是疏於照顧自己內心的小主人,無聊與寂寞也就趁機登堂入室,但其實它們是挺友善的,只是提醒你:「內心小主人有點飢荒,可以給他來點養分嗎?」但你得分辨它真正的需求,以前我用吃喝玩樂、逛街血拚來填飽它,當下覺得快樂滿足,荷包失血算甚麼!但夜深人靜時,空虛寂寞卻是有增無減,心更慌了!

後來假日我不再頻繁參加姐妹淘的聚會,也不再當守著電腦螢幕的宅女,反而想自己一個人到書局看看書,或是欣賞畫展,上上心靈成長課程,或一個人去爬山,悠閒地欣賞大自然風景,這樣的生活過了兩、三年後,我發現一個人也可以很快樂,當內心充實豐富了,對人事物的依賴度也會減少,心放寬了,執著少了,煩惱也少了。人生有了目標,寂寞無聊漸漸少來敲門,現在我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它們是讓我成長的元素,我現在能夠享受寂寞所帶來的寧靜,讓雜亂的心沉澱並洗滌內心的塵垢,原先解不開的情緒糾結或問題,常能瞬間化為一陣輕風消失無踨。所以,寂寞沒有好壞,端看你怎麼善用它。

〈練習勇敢 寂寞讓世界更感性〉

文/小柴兒

生活,一個人是享受,兩個人是分享。感情的世界不可能永遠都有人陪,單身的時候,每當寂寞的旋律在腦海裡迴盪,我就會規劃一個人的旅行,或許是國內的輕旅行,又或是到國外自助旅行來趟未知的冒險,讓我那鬱悶的腦袋轉換一下色彩,或許在某段旅行的路上會遇見意想不到的答案。

一個人,可以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在簡餐店、咖啡廳或甜點店找個靠窗的位置待一個下午,看看街上熙來攘往的人潮:這對情侶在討論著甚麼?那個人在等待著誰?小孩為了甚麼吵鬧?那買了許多食材的老婦人為兒女準備甚麼樣豐盛的料理?有時我會帶著小冊子,畫下所看到的風景,寫下當下的想法與感受。

一個人,可以慵懶地待在家看著電影吃垃圾食物,可以在本子上剪剪貼貼整理到處旅行的記錄,可以一個人運動健身,偶爾或許有段浪漫的豔遇,甚至可以和有好感的人度過一段曖昧時光,享受追求者的溫馨接送和貼心舉動。

一個人,可以朋友約了說走就走,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規劃生活,可以毫無顧慮地朝夢想邁進,自己決定生活步調要快或慢、積極或慵懶。

一個人生活,更能好好體會周遭人們所帶來的溫馨及感動,然後發現自己所擁有的比專注在某個人身上所帶來的感受更多。

寂寞有種不可思議的作用,去品嘗寂寞帶來的感受,在脆弱無助的時候學著照顧自己,一個人練習勇敢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在下一個和我一起分享這世界的人來到身邊之前,我會好好地先享受這一個人的時光,並且充實自己的內涵,讓自己能遇到那更好的人。

〈透過藝術 輕鬆與自我共處〉

文/王景新

單身是種狀態,趨近孤單。

和偉大心靈接近,不結伴旅行,是我單身卻不寂寞的兩帖解方。偉大的心靈藏在藝術裡,文學、音樂、電影,唾手可得;不結伴旅行,享受說走就走的自由。

以前,我不敢一個人進戲院看電影,因為覺得形單影隻枯坐在闃黑的空間裡,對照身旁多是鴛鴦成雙,簡直悽悽慘慘戚戚。那天,起了大早鼓起勇氣,第一次排隊只為買一張早場電影票,入座後,不再像以前一樣要牽著誰的手,而且,一個人看電影,才能心無邪念地進入劇情(別說你不懂)。

不怕一個人看電影以後,我也敢一個人欣賞演唱會了。有了幾次失戀的經驗,聽情歌更有共鳴:「能被所愛的人深深愛過,或許不該再奢求再怨甚麼。」愛過的人都明白這歌詞。日積月累,單身讓我更有同理心,更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單身日久,書櫃裡的書本一本本堆疊,變成家裡最有氣質的裝潢。透過文學,我體驗了各種人情世故,看待事情也不會只從一個角度。結伴旅行總要妥協,旅行的時間、地點、航班、住宿、景點、飲食等,不可能我說了算。記得在曼谷與關島,都曾經發生我與伴侶因生活習慣與個性差異,幾乎鬧成分手旅行。後來,我喜歡不結伴旅行,自由翱翔海角天涯,在旅途放鬆身心,充電再出發。

單身,讓我跟自己相處得更得心應手,不再勉強自己遷就別人,更知解自己的存在不要造成他人的困擾與負擔。驀然回首,必須承認幾次愛錯都是因為怕孤單的緣故,勉強湊合,兩個人只是更寂寞。我的單身領悟是,兩個人在一起如果不能更好、更幸福,我寧願回到一個人。

〈狡兔三窟原則 單身精采不寂寞〉

文/蕎

話說在前,我不是因為現在單身,才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很好,也不是因為周遭的朋友大多也單身,才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更不是因為惦惦小資女的口袋,發現自己的積蓄無法成家、養家而對婚姻打退堂鼓,說穿了,我覺得單身生活好,不過就是每個人對生活有不同的定義罷了!

剛結束七年感情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交友圈竟是如此狹隘,似乎過去的生活裡,除了對方,再也沒有其他同性或異性友人。也許不是刻意疏離,但誰也不主動的結果,就是與朋友間漸行漸遠,加上又早已脫離學生生活,職場上可以談心的同事寥寥無幾,工作繁忙後也無力再應酬,只想賴在沙發上盯著平板追劇。

猶記得當時回復單身時,除了整頓自己的情感與狀態,更重要的是重建自己的生活圈,一個真正屬於我自己,可以暢行無阻、悠遊自在的空間。於是我完全發揮了「狡兔三窟」的概念,將過去接觸過的每個群體都盡可能地連結上,不論是學校班級、社團、工作同事、打工朋友或補習班同學等等,利用群組一個一個串聯起來,三不五時邀約看電影、聚餐或逛夜市、出遊,既不拘泥於某一特定團體,也就不會一再叨擾造成朋友的負擔,更可以體驗到多種在這城市中生活的不同方式。

其中我最期待的是,每天趁著午休時間,一個人到公司附近挖掘新美食的小探險,偶爾查詢美食部落客的推薦、偶爾聽聽同事們的意見、偶爾自己憑直覺亂闖決定,一個人享受著眼前的美食,一場身心靈的饗宴,管他對面或身旁有沒有人陪,只要心底踏實、開心就好!這樣自在消遙的日子,都快把我自己寵壞了,誰還敢說單身生活不好過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