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我沒有家,我的家就是咖啡館 紅外套(Giubbe Rosse)咖啡

2006/10/05 06:00

文學咖啡館系列. 義大利篇

文.攝影◎張正穎

走在酗咖啡因成癮的義大利城市裡,到處林立的大小咖啡吧,或簡樸或豪華,或時尚或古典,令人眼花撩亂。在翡冷翠的共和廣場上,有三家總是高朋滿座的百年老字號咖啡館比鄰而居,到底該選擇哪一家,聽聽有經驗的翡冷翠咖啡客建議,祕訣在於想喝什麼樣的咖啡:想一嘗貴族名門派頭,就去Gigli;喜歡成熟高尚感,請到Paszkowski;而最有藝文色彩、最受知識份子推崇的,不用說,當然就是GiubbeRosse,「紅外套」。

創業於1897年,最早的時候其實是「雷氏兄弟啤酒屋」,1905年開始擴大經營,也兼賣咖啡,不但將店後面的儲藏室改裝成為第三小廳,並且一反當時餐飲業侍者穿白衣制服的慣例,首先採用紅色外套做為制服,成為店名「紅外套」的由來。或許由於價格優勢,很快地,「紅外套」變成為翡冷翠市民的文化交誼場所。當時許多滿懷抱負的學子、藝術家、記者們,尤其喜歡到這裡聚集;因為怕吵到一般的顧客、加上地點的隱密性,於是他們的「老位子」總在第三小廳──這便賦予了「第三小廳」在20世紀初的歐洲文壇的重要地位。

想像一下俯拾皆是文壇大師的盛況:當時光臨「紅外套」的咖啡客,可以見到義大利未來主義三巨頭:帕皮尼(GiovanniPapini)、索菲奇(Ardengo Soffici)以及帕朗柴斯基(Aldo Palazzeschi),他們幾乎每天到「紅外套」報到;偶爾還可以看到遠從法國而來的未來主義大師馬利內提(Marinetti),以及拉波(Valery Larbaud);意識流文學大師斯維沃(Italo Svevo)和好友喬哀斯,甚至卡夫卡都曾經是這裡的座上客。稍後,受到文學雜誌《Solaria》(就是在「紅外套」創刊)的影響,更多的文人成為「紅外套」的顧客,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蒙塔雷、名詩人卡羅.玻(Carlo Bo)、咖托(Gatto)以及陸慈(Mario Luzi)等等。這是「紅外套」的第一個盛期,塔伏拉托(Italo Tavolato)曾說:「我的暖流、我的根源、我的力量:不是我家,我沒有家。不是廣場、不是鄉村,而是我的咖啡館,是咖啡館的第三小廳裡我的小角落。」法西斯時期,知識分子聚集的「紅外套」被認為是「需要徹底清理整頓」的不良場所而被迫歇業。大戰結束後新一代的藝文人士再度湧進「紅外套」,如名作家迦達(Carlo Emilio Gadda)、維多里尼(ElioVittorini)都是這裡的常客,而莫拉維亞、卡爾維諾也都曾到這裡一嘗咖啡香。到現在,或許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已經成為主要消費者,但「紅外套」依舊維持著文學咖啡館的風格,定期舉辦各種藝文活動,30年代風味的牆上掛滿了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有機會來「紅外套」,別忘了到著名的第三小廳裡,你將會驚奇的發現卡爾維諾的親筆信,也在其中一個展示櫃中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