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愛‧說悄悄話〉恐婚男的承諾障礙

2016/02/02 06:00

(圖/達志影像)

文/諮商心理師 譚慧蘭

C與女友已經交往十多年,兩人自適婚年齡起便不斷有家族間的長輩提醒婚事,但C總是告知周遭長輩「『明年』便會結婚」,碰到孤鸞年或是逢九的歲數等傳統上不適結婚的年度時,便會悄悄鬆口氣,因為該年度可以正大光明地回應這個話題。但隨著年齡增高,即便旁人沒有詢問「甚麼時候結婚」,這句話也已變成C內心的待解題……,終於這個話題被帶入我的諮商室。

「我知道我有點害怕結婚,一直想盡辦法拖延,我想其實我不夠愛她,或者該說,我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愛她了,已經沒有結婚的衝動了。」

聽著C用一種「負心漢」的口吻在介紹自己,我不用學李組長皺眉,經驗已經告訴我,事情並不單純。

不是不愛只是卻步 找藉口拖延結婚

「你對婚姻的看法是甚麼?」我問。

「我覺得結婚很複雜,不是我們兩個人的事而已,還有雙方家長,結的不僅僅是兩個人,是兩個家,所以我還沒準備好要結婚。」C說著聽起來皆為合理且常聽見的對婚姻的顧慮。

「你對跟小涵結婚的看法是甚麼?」我再問。於是接下來幾週,我們的談話都在幫C將擴散至家族的焦點,聚焦到兩個人的關係,及他以前經驗到的兩性交往的品質。「現在我發現小涵跟我很適合,但我覺得經濟穩定度對婚姻生活很重要,『貧窮夫妻百事哀』,不是嗎?」除了C的家境還算寬裕的現實線索外,根據我對C的了解,似乎又感受到他很努力地再度找藉口,以成為對外界解釋的合理理由。

這正是價值考驗法的好時機,去協助C澄清經濟焦慮是否是阻礙婚姻的真正理由,「假設你今天去買了大樂透,很幸運地中了頭彩,這樣你就能夠安心結婚嗎?」

C覺察到自己的矛盾,大笑與大力地搖頭說道:「嗯,中頭彩還是不會結婚。」

談論至今,聽起來所有外在環境能準備的,C皆已規劃、準備,亦儲備著相關能力以因應婚姻生活的可能難題,也排除了一般設定個性不適合、對象不夠愛的選項。那究竟是婚姻裡的甚麼讓C卻步?

我認為是時候再問他一次「你對婚姻的看法是甚麼?」也許恐怖的是「婚姻」這兩個字本身,而不是面對他即將要做的事,也不是要跟他一起攜手的對象。

看見婚姻現實面 太慎重不敢輕言許諾

「我覺得結婚久了的夫妻,是衝突的、是冷漠的,總是吵一樣的事情,最後也吵不出所以然,然後對彼此開始冷漠……。反正婚姻裡的夫妻毫無熱情可言,而我可以預見我跟小涵正往這個方向走。」其實C這段敘述與描繪,大部分皆非我們討論過的他與小涵相處的樣態,而這樣的結論我想是由他認識最久的婚姻—「父母的婚姻」,總結而來的。我請他描繪C爸C媽的婚姻,果不其然,與他這段描述完全吻合,當然,C自己說著說著也發現了。

原來這個貼著不負責任標籤的男人,想負的責任還真不少,諸如伴侶關係、家族關係、契合程度、婚後適應……,而且冷靜分析的C,其實骨子裡浪漫到不行,因為他希望婚姻裡的兩人要一直熱情地對待彼此。

一旦跨越恐懼 當能許下堅定承諾

不想結婚的人,本不一定要結婚,但對於總是拖著、欠著、恐懼著婚姻的這群人,先別急著說他是負心漢、不想負責,也許其中的一部分,正是因為他意識到這責任太重大,不能輕易許諾。不過一旦這些恐懼被跨越了,我想那些曾被當成負心漢(或者現在正在當)的人們,會有更堅定的承諾。

當然怎麼跨越並沒有一個共通的版本,但說著說著,C開始描述著他想要的婚紗照,是多麼的清新與脫俗,如同他「期待」的婚姻一般。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