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生活停看聽〉別把愛心當勳章 曝人隱私

2016/02/17 06:00

文/ 思微兒

鄰居莉莉到處擔任志工、散布愛心,除了固定在醫院、社區和學校義務服務之外,若有慈善機構需要臨時的協助時,她不但義不容辭地隨叫隨到,還會四處統籌召集不足的人力,熱心擔任免費的「車伕」,載送我們這群婆婆媽媽一起前去服機動的「志願役」。

活潑的莉莉並非那種「為善不欲人知」的個性,她喜歡跟周圍的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分享她所從事的愛心工作。若是慈善機構所發行的刊物有刊登她的名字或照片,她就會熱情地在社區分發、並逢人便翻到有關於她的報導。我相信這是一種拋磚引玉的做法,希望能用她的熱情和善心感染周遭的人,跟她一起不求報償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確實是美事一樁。

這幾天莉莉陸陸續續在手機的聊天群組裡分享她近日來的動態。我看到其中幾張照片是她穿著鮮黃的志工背心,跟躺在病床上插著鼻胃管、眼神渙散的病人輪流拍照,她PO文註明這是她去一個照護植物人的安養中心擔任一日志工的照片。

另外近10張則是莉莉帶領一些多重障礙的孩子戶外教學的照片,她愉快地比出「YA」的手勢,對照身邊歪斜著頭、面無表情的盲童,讓我感覺有點突兀和不忍。我想莉莉事先並沒有取得他們的同意,就傳出這些照片吧!她自顧自地開心拍照留念,紀錄自己的愛心足跡,卻似乎忘了考慮到她身邊的孩子和病床上的病人、甚或是他們的家屬,是否願意他們的形象和身影在其他人面前曝光呢?

過去我曾在社福團體服務,我們都會提醒前來參觀機構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若有拍照或攝影的需要,請他們以側面或是背面讓我們的案主入鏡,並再三叮囑發表或是報導時,也請千萬記得打個臉部的馬賽克,以保護案主的隱私和權益。

因為有過往的經驗和訓練,以至於看到莉莉大剌剌地在群組裡分享這些照片,心裡不免有些存疑,這些接受莉莉關懷並與她一起入鏡的當事人們,可知道他們的影像會毫無保留地流傳到他們並不熟識的群組上面呢?

莉莉的愛心和熱情確實是讓人感佩的,但是或許在行善的過程中能夠再多一點同理心,周詳顧慮到這些弱勢朋友們以及他們家屬的感受。做善事很好,但是千萬別把這些病人和孩子當成合影的「吉祥物」才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