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善終 人生最後的幸福

2006/10/11 06:00

文/黃凌蘋 圖/陳佳蕙

知名青年企業家楊董事長,於人生巔峰期罹患末期癌症。在各種治療均宣告無效後,虛弱的他仍堅持奔走各大醫院,尋求更多治療,全家人也隨著在各種中西醫療、生機飲食、另類療法,乃至求神問卜中緊張度日等待奇蹟。最後,躺在醫院全身插滿管線的他要求安樂死……。

相較之下,同樣患病的李媽媽則幸運許多。住進安寧病房後,醫療團隊先為她解除化療疼痛及水腫,再改用較緩和的治療與藥膳,身體的外觀與舒適都有明顯改善。接著,團隊並協助李媽媽積極安排往後的生活,全家首度出國旅遊、每天照常溜狗散步,更解開和丈夫長久的心結……,她不但活得比醫生預期的三個月還久,且生活得和平常人一樣。兩年後,身後事都安排妥當的她,往生前平靜地告訴圍繞在旁的家人:「該做、該說的都有了,這一生沒有遺憾……。」過去,進「安寧病房」往往被誤解為「等死」,事實上,罹患不可治癒重症的末期病人(如癌症、愛滋、漸凍人……)最被推薦的照顧方式是「安寧緩和醫療」(即安寧療護)。

尤其癌末治癒率低,並不是「有醫有保佑」,再多治療有時只是延長病人的瀕死期,增加身體負擔甚至引發併發症死亡,有些則是身心交煎、痛苦失落直到往生。

因此,安寧療護不像過去醫療只重視「病」的治癒,而是緩解疼痛及後遺症,先讓病人「無痛不苦」,再協助處理社交、情緒、財務和宗教靈性等事宜。目的在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而不是延長痛苦的生命。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安寧療護中心(Universityof Melboume Centre for Palliative )做了數個研究證實,病人要求安樂死是因為太痛苦,若痛苦減除,反而會更珍惜且善用有限的生命。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不論是達官顯要或販夫走卒,面臨死亡大都同樣焦慮恐懼、手足無措,但選擇適當的臨終照顧,便能把握住每一刻,畫下圓滿無憾的句點,而不會到最後才恍然發現,什麼都來不及交代準備,生死兩相憾。選擇安寧療護、活得有品質,且臨終前不遭受痛苦的急救,才是人生最後的幸福!


<最後幸福1>安寧療護 有四全照顧

提供「四全照顧」的安寧療護,雖是結合醫療、心理、靈性與宗教的全方位臨終關懷,但若能在早期接受治療的同時,一併進行安寧療護,不但可緩解治療的疼痛及嚴重後遺症,還可提升心靈自癒力量。

美國及英國的資料顯示,接受安寧療護的病人,活得更久,花費卻更少(且台灣為健保給付)!「四全照顧」為全人(身、心、靈整體照顧)、全家(照顧病人也照顧家屬的身、心、哀傷)、全程(照顧病人直到往生,及逝後協助家屬走過悲傷)及全隊(完整的專業團隊,如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藝術治療師、營養師、宗教師、志工等)。

即使是癌症早期也可用「安寧療護」。


<最後幸福 2>臨終不急救 善終有保障

「心肺復甦急救術」俗稱CPR (包含插管、體外按壓、強心針、電擊……),常被用來搶救瀕死病患,事實上,急救僅可幫助急性病患(如車禍休克、溺水……)恢復心肺功能,若用在器官持續衰敗的末期病人身上,只是無意義地延長死期,對病人造成巨大痛苦,嚴重影響善終(甚者造成肋骨斷裂、吐血……)。

因此, 為了保障病人權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特別規定末期病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簡稱DNR),即可免除臨終急救。為了以防萬一,國人在健康時亦可預先簽署,並加註於健保IC卡上,如此,即使未來罹患無法治癒之重病陷入昏迷,醫師也能立刻得知意願,才不會任由家屬決定,或造成家屬間的糾紛。未來若改變心意,仍可隨時以書面更改意願。


<最後幸福 3>居家安寧 沒有遺憾

內政部調查,九成民眾希望在家中老死,卻只有兩成達成願望,原因是國人太過依賴醫院。

事實上,病人若能在熟悉的家中,自在保有和外界的連結,維持原來的常態生活,和家人鄰居有更多互動,對健康與生活品質往往有驚人幫助,還可讓全家人有足夠時間,共同面對病人最後可能離去的事實。

因此,住院期間症狀穩定後,家屬只要學習一些基礎照顧方法,多數人都可以將醫療輔具租借回家進行「安寧居家療護」,由安寧療護團隊持續到家中做診察與協助。

(作者為蓮花基金會企劃公關室主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