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攝影與詩的思維 三則

2016/03/08 06:00

◎蘇紹連

Ⅰ、複製與翻譯

詩的現實書寫,不是在複製現實,所以不是在講求逼真,當然,能逼真也可以,但現實書寫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對現實的翻譯,詩人運用自己的語言能力把現實世界的訊息轉換為文字,最後用詩呈現。

攝影呢?攝影直接拍攝現實,並未轉換為文字,取得的是影像,如何能算是一種翻譯?其實,攝影經過選定客體目標、取角度、規畫構圖、調光與對焦、裁截範圍大小等等手法,如此結果,已經是攝影者在自己的思索下決定的影像,運用自己的攝影能力把現實轉換為自己心目中的影像,並非是對現實的複製,這樣進行的拍攝與翻譯的情形有某些程度的相似。

一個有自覺的攝影者不必僅僅複製現實,不必對現實照單全收,不必依據現實給什麼就拍什麼,而是要去尋找他所想突顯的焦點及主題意義,去表現他想要再現的現實。

Ⅱ、時空背景

閱讀一張相片,要能找回它的時空背景,它的情感、意義才能確定。沒有時空背景,相片則是孤立的影像,它的意義只能由其限制內的各種構成的元素給予和衍繹。

相片要放在它的時空背景,否則所有的言說都只是內在的創造。那麼,創造不是很孤立嗎?是的,很多相片看起來都是孤立的,我們要創造這張相片的意義也是孤立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內心去經營,其意義也就是屬於我們的內心世界,而非與現實的時空契合。

沒有了時空背景,相片的意義是無法確定的。它可以因不同人的解讀而得到不同的意義,然而,這不算壞事,不同人的解讀正好豐富了相片的內涵,也更接近於讀詩的現象,詩的歧義性質就此附加於相片上。

因為相片沒有了時空背景,就有如詩的語言具含的模糊性,充滿著可以任意解讀的空間。

Ⅲ、看一眼就結束

對於任何東西,若是只要看它一眼就認得是什麼東西,那樣的觀看便沒有進入欣賞的層次,也就是因對它已「認得」,無需再對它思辨,就結束了對它的觀看活動。若它是一件作品,攝影作品也好或是詩作品也好,都將是非常可怕的事。

我們的生活中,太熟悉或太被認得的東西,往往不會留意它存在樣貌的內容,所以不會多停下來花一些時間去欣賞,或是已經欣賞過的美,如果被認得而成為固定的印象時,那也不容易再重複被欣賞。

一張不被欣賞的相片或是一首詩,有時是因為內容太容易被認得,有時是形式太過於被熟悉。尤其被行家一眼就看穿,看一眼也就結束,往往是這個原因。所以作者如何做到作品不被那麼一眼就看穿、一眼就結束,實是作者對行家的一大對抗和挑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