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編圖書館 罪與罰與最後的救贖

2016/03/27 06:00

張帆

《罪與罰》出版於1866年,正值沙俄廢除農奴制度後,社會動盪之際,而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也正處於人生的低谷中。瀕臨破產,欠下大筆債務的他打算藉由賭博來還債,卻是越欠越多,甚至後來不得不離開俄國躲避債主。

可以說,《罪與罰》就是杜氏在人生的最低點,看盡俄國底層社會的淒苦悲涼之際完成的作品。主角拉斯克尼科夫就身處社會底層,他一貧如洗,曾經是大學生,卻因為繳不起學費而離開學校,之後連房租都繳不起,為了錢而走險殺人。

拉斯克尼科夫認為,這世界上分成兩種人,一為處處可見的凡夫俗子,活在社會上而無法帶來任何改革,只是汲汲營營地跟著時代的潮流走;而另一種人,他們帶來改革,走在最前端引領著時代的潮流。這些與眾不同的人可以掌管那些庸碌之輩的殺生大權,就算是因此犯罪也是被允許的。

拉斯克尼科夫相信自己就是這類人。就如同拿破崙掀起一連串的戰事與革命,他也有權力隨意拿取他人性命,因此他殺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婆,以證明自己並不是庸碌之人。

這就是他的「罪」。他雖有犯罪的意願,卻沒有泯滅自己的人性,因此飽受良心譴責,終日猶如行屍走肉般地過活。而「罰」無所不在。拉斯克尼科夫身邊的人也同樣因為擔心他、關心他而受罰。他們沒有罪,但罰卻也加諸在他們身上。

當然,人並不是如同拉斯克尼科夫認為的只是蝨子。人是人,而殺了人就將為此付出代價,接受審判。一開始就將自己放在更高位的拉斯克尼科夫,終究也明白並非如他所想,自己是如同拿破崙般的人物。單是從他殺了人仍會感到良心不安這點就可理解,沒有人會因為捏死了蝨子而感到歉疚的。杜氏還特別藉由拉斯克尼科夫小時候因為看到母馬被毒打而傷心落淚的事件,以及之後他將自己身上所剩不多的錢給予需要幫忙的寡婦,都說明著他的善良以及未泯的人性。

隨著案情陷入膠著,拉斯克尼科夫仍然在惶恐不安中度日。他已經明白自己並非拿破崙。當他面對眼前的現實,案情終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為此,他選擇主動自首。

劇情經過了「罪」與「罰」後,來到了「贖」的部分。犯罪的人受到了懲罰,但那僅僅只是因為法律上的條文規範。真正要得到救贖必須要發自內心的體悟,接受錯誤,並且用自己的生命去彌補。

拉斯克尼科夫被關到西伯利亞初期,仍然無法接受自己所犯的罪。如同許多犯人被送進監牢一樣,在其中他們不懂得反省,只是迫於法律才被關進來。但作者最終沒有安排一個這樣的結局給拉克尼科夫。他藉由信仰找到了救贖,逐漸獲得重生。雖然故事到此就結束了,但對於前面五百多頁都在晦暗沉重的氣氛下進展的情節,這最後一頁的救贖已經足夠了。

前文已經提及,本書是在杜氏人生最困頓的時期所著成。罪、罰與血充斥著整本書,像在黑暗中而無法看見希望。但在最後的結局,杜氏還是藉由主角拉斯克尼科夫得到了救贖來象徵著希望。人生不會永遠都在黑暗裡,如同小舟不會永遠都在風雨中。必將有著風平浪靜,陽光燦爛的一天。這是杜氏藉由自己所寫的結局,來勉勵讀者與當時的自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