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為父母而婚 這樣就盡孝?

2016/04/04 06:00

文/蔣明白

有不少異性戀強烈反對「同志出櫃」,因為出櫃會「刺傷父母的心,讓他們難以承擔」;只是,如果同志基於「孝順」而選擇走入婚姻,又將面對什麼樣的人生呢?

生長在單親家庭的賀蘭,為了感激母親辛苦地撫養她長大,而決定和同居多年的同志伴侶分手,並遵照媽媽的期待選擇結婚,她說:「我為什麼會怪媽媽?是我先對不住她的……而且我媽性格敏感又有心臟病,所以我不想刺激她了。」

而另一位同樣選擇婚姻的女同志楊萍,更是很豁達地表示:「畢竟爸媽是那個年代出來的,即使知道同性戀卻也不一定能理解,而且父母即使理解了,但自己同性戀的身分也會讓父母活得很累。」

令人感慨的是,像這樣因為孝順而走入婚姻的同志並不在少數,因此二月底出刊的《亞洲週刊》,就罕見地以超大篇幅報導,中國已經出現了專為媒合男同志和女同志進行「形式婚姻」的APP軟體「彩虹佳緣」。

透過「彩虹佳緣」網站的牽線,男同志和女同志就可以很坦然地進行討論,到底彼此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組成「形式」家庭,好給家人一個滿意的交代?只是,婚後同志夫妻必須以人工受孕的方式生育子女,或是各自仍在暗中和同性伴侶共同生活,真能算得上是一種「佳緣」嗎?

另一方面,台灣的大多數同志,就乾脆選擇和異性戀結婚,來掩飾自己的同志身分,像這種完全沒有真愛的「假面夫妻」,是不是一種更不堪的婚姻生活呢?

因此,就只是為了不讓爸媽難過或有壓力,而寧可犧牲自己的終生幸福,真的是同志父母眼中的孝順行為嗎?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