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三代同堂樂〉兒孫不來,長輩來!

2016/04/12 06:00

圖/陳佳蕙

文/吳娟瑜

圖/陳佳蕙

李伯伯把行李一背,帽子一戴,人就神清氣爽地往外走。「李伯伯,又要去找寶貝孫女啊?」見到他開心模樣,我也熱情地打招呼。「是啊!是啊!吃個中飯就回來嘍!」李伯伯往捷運站走,健步如飛。

望著李伯伯輕快的背影,我不禁替他高興。七十多歲的人了,日子安排得非常充實,退休後,除了到社區大學上課,還到醫院擔任志工,假日則輪流往各地的兒孫家跑。

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他們不來,我就來!」

可以說,他成為家族的核心人物,偶爾一次全家大聚會,通常是他到每個小家庭轉一轉,互相聯絡感情,李伯母則是選擇性地跟著跑。

〈別自艾自憐〉兒孫各忙各的 自己也別閒著

每個小家庭碰到兒女沒人照顧時,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自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般而言,只要時間ok、體力ok,也是義不容辭地加入照顧的行列。

等到孫兒孫女進學校念書,同學變多了,世界變大了,長輩的協助照顧也就告一段落,這是長輩可以接受的事實,只要兒孫健康快樂就好,自己的孤單寂寞算不了什麼。

孫兒孫女長大後,要面臨學業的挑戰,進入職場的挑戰,接著還有婚姻生活的挑戰等等,可以說,一切的一切,是忙得不可開交。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根本顧不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感受和需求。

像溫媽媽調適得很好,她擅長做獅子頭、珍珠丸子之類的佳肴,她告訴我:「兒子、媳婦都很忙,兩個孫女住在學校附近,他們都把家中,或宿舍的鑰匙各打一副給我。方便我把好料放進冰箱,如果碰到面,大家開心聚一聚,沒有碰面,大家心中有數,也很放心。」

溫媽媽和李伯伯一樣,都是屬於行動派的長輩,不抱怨、不洩氣,也不孤單,他們把退休生涯安排得有聲有色。

〈走出象牙塔〉長輩活出自我 別倚老賣老

21世紀裡,長輩的日子拜醫療發達、科技發明之賜,大家活命的日期拉長了,這時候如何跳出象牙塔,讓自己每天還能過著有趣又有意義的生活呢?

1.智慧傳承

不要怪罪兒孫太忙碌、不主動關心我們;要主動出擊,樂於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智慧,有的長輩還加入兒孫的Line群組,或fb粉絲團裡,一方面多多少少知道兒孫的生活動向,一方面在必要的時候傳個微笑貼圖,或是發個訊息為他們打氣。

2.不要謝絕

有的兒孫其實是有心來關愛長輩,他們可能安排到餐飲油膩的館子裡,可能安排長途跋踄的旅遊景點,那是年輕人不懂長輩的需求。

這時,我們千萬不要臭著臉出席,或是一路抱怨責怪,這樣做,一方面讓所有出席的家人掃興,一方面也打消了晚輩再次安排的好意。

我們可以用輪流安排行程的方式,或是婉轉溝通的方式,讓全家族的人逐漸找到歡聚的共識。

3.公基金制度

花錢,其實也是一門學問,這次輪到誰作東,輪到誰規劃,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做長輩的我們,為了顧好老本,也不可能每次買單。

不妨經過討論,按人數平均出資;還是依收入多寡來按比例付款,總之,家人是可以open talk,長輩就是笑嘻嘻地協調每個人的想法,把「公基金制度」當成家庭的經營模式來學習。

4.感謝晚輩出席

當看到滿頭大汗,或是扒了兩口飯又趕著去開會的兒孫,我們做長輩的要體諒,因為職場競爭越來越大,兒孫在這個世代求生不易,我們仍要感謝他們的出席。

同時,在大家相聚的時刻裡,做長輩的要示範最典雅、最從容的氣質,讓晚輩明瞭──無論人生發生什麼事,你絕對是他們最可信靠的人生港口;也是他們在就業職場往前衝的有力肩膀。

總之,我們要理解兒孫的為難,反被動為主動,願意在兒孫關係上搭一點橋樑,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如何和長輩相處,讓他們有機會看到自家長輩是如何「優雅地老去」,說起來,這也是家族難得的傳家寶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