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莫非只是一時盛名?
歷任諾貝爾文學桂冠得主評價大不同

2006/10/26 06:00

西 新聞焦點 綜合編譯◎劉繩向

諾貝爾除了和平獎之外,文學獎可能是主觀性最高的一個獎項。

得主名單顯露,上一世紀不少位偉大作家在獲此殊榮的同時,也發現自己與許多藉藉無名並且遭遺忘的作者同台演出。

艾弗瑞.諾貝爾設獎的初衷是希望褒揚「在文學領域內,於理想方向上,創造出最傑出作品的人」。然而現今的瑞典皇家學院,較像在表彰文學終身成就,而且某些時候,甚至以給獎做為一種政治表述的工具。例如2000年頒獎給異議中國作家高行健,以及三十年前的索忍尼辛。甚至2004年得獎的葉利尼克(ElfriedeJelinek)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學院竟選擇一名在她國家之外鮮少人知,不過卻強烈反對極右派壯大的作家。

從1901年第一位得主法國詩人蘇利‧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開始, 諾貝爾直如一部A到Z的現代文學薈萃。無人能否認貝克特(1969)、 索爾.貝婁(1976)、 卡繆 (1957)、T.S. 艾略特(1948)、 福克納(1949)、 紀德(1947)、 葛蒂瑪(1991)、 葛拉斯(1999)、 海明威(1954)、 赫曼赫塞(1946)、 湯瑪斯曼(1929)、 馬奎斯(1982)、莫里亞克(1952)、 聶魯達(1971)、 巴斯特納克(1958) 、哈洛.品特(2005) 皮藍得羅(1934)、 蕭伯納(1925)、 史坦貝克(1962)、泰戈爾(1913),和W.B. 葉慈(1923)諸君的才華。

至於較具爭議性的得獎者名單,有人點名美國作家賽珍珠(1938)、 法朗士(Anatole France,1921), 和擅寫中產階級趣味的英國大師高爾斯華斯(John Galsworthy,1932)。最受爭議的選擇當屬米斯特拉爾(Frederic Mistral,1904),一位以其家鄉話普羅旺斯方言書寫的法國詩人。而法國的沙特(1964)是唯一拒絕領取諾貝爾獎的人,他始終被認為在哲學論述上的成就高於小說。

對於1996年的得主波蘭詩人辛波絲卡、2002年的匈牙利小說家卡爾特斯(Imre Kertesz)而言,得獎對於其作品全球銷量和流行度鮮有助益。不過2003年的得主科慈(J.M.Coetzee)的作品卻被廣泛閱讀和大量翻譯。

相同的,也有一些作家的作品雖被認為屬地方性,但卻能超越封閉的週遭環境,提供洞見和普遍真理。這些作家包括辛克萊.路易斯(Sinclair Lewis,1930),美國小鎮的紀實者;納吉布. 馬哈福茲(Naguib Mahfouz,1988),筆下的埃及社會生動活潑;以及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78),擅寫短篇小說的美國猶太作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