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出櫃非必要 心態最重要

2016/06/06 06:00

文/蔣明白

有讀友認為我太過於強調「出櫃」的必要性,他甚至舉例說:「我認識一些結婚而且有孩子的中年男同志,但是我從來不覺得他們有任何壓力或後悔,所以如果同志願意選擇婚姻,為什麼就一定要出櫃呢?」

關於「同志假結婚」這件事,其實在網路也經常會引起不同觀點的論戰:一些較為嚴格的同志會說,就為了掩飾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而去欺騙一個無辜的女子,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而比較寬容的論點則是,男同志如果有勇氣走入婚姻,那就應該在婚後遠離同志圈,算是對另一半的尊重;當然最多的,還是對那些無法逃避婚姻的同志,給予同情和體諒的聲音。

不同的觀點自然是出於每位同志各異的生活經驗,只是,除了家庭壓力和個性外,我認為對同志「出櫃」或「婚姻」影響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有沒有可供同志學習的「樣本角色」(Role Model)。

像是在四、五年級同志的成長過程中,很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任何的同志朋友,當然也就不會有人可以討論要不要出櫃這類的話題;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同志的身邊全是異男,所以他們也就很自然地走上了異性戀的成家模式。

因此,對於已婚的中年同志,我真的認為無需過於苛責,畢竟他們是活在一個資訊和觀念完全封閉的時代;但是,我也相信他們不是完全沒有壓力或後悔,而是同樣在那個背景下養成的責任感,已經讓他們學會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了。

所以,並不是我要一再地強調「出櫃」的必要性,而是我希望能透過更多真實的成功案例,給那些有心出櫃卻還在猶豫或害怕的同志,一些可行的參考和信心。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