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看見海洋台灣與南島文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常設展

2024/07/13 05:30

「南島廳」入口上方2艘達悟(雅美)族拼板舟是張馬群家族作品。

文.攝影/高依汾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以漢人角度,由西部、陸地來看台灣400年歷史,此次透過重新整修開放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及達悟(雅美)族拼板舟造船達人張馬群、張世凱父子作品,改以太平洋的視角、海洋的方向來看台灣歷史脈絡,期許大家能以更寬廣的心胸、從更多元的面向來了解台灣。

位於台東市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簡稱史前館)歷經3年整修後重新開放,根據近20多年來的考古新發現及研究,全面更新「臺灣史前史廳」與「南島廳」的常設展內容,藉由達悟(雅美)族拼板舟的引導,以南島族群的視角認識台灣海洋文化與自身的關聯。

「台馬號」是馬紹爾總統送給台灣的禮物。(史前館提供)

從太平洋認識台灣史前史 尋找台灣與南島連結

曾經看過1張令人印象深刻的台灣古地圖──1735年由法國神父、著名漢學家杜赫德(J.B. Du Halde,1674-1743)繪製,地圖上只出現西邊的左半部台灣,右半部宜蘭、花蓮、台東均是消失的狀態。18世紀清朝時期不可能在地理上沒有東部的存在,或許只是中央山脈太高,才出現自然邊界,阻擋人們跨越。

新石器時代陶壼上方為刻畫、下方以繩子壓滾成花紋。以鹿腳上的蹠骨雕成人形,令人聯想到羅丹沉思者。(史前館提供)

台灣歷史從荷蘭人1624年在台南建城開始算起為400年,若想知道在那之前的台灣是什麼樣子,不妨走一趟史前館地下1樓「臺灣史前史廳」,便能看到3萬年前到500年前出土的各種史前文物。史前館研究助理王仲群指出,相較於以沖積作用為主形成的西部,台灣東部的地質生成古老了許多。以台東八仙洞所發現的30多個洞穴來看,一共有3大平台,分別位於如今的海平面上方179公尺、107公尺以及20公尺的高度,是台灣土地抬升最好的證明。其中最上方的洞穴即出土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石英質小石器等文物。

玉器切割由4方形到8角形,再經旋轉最後成圓形。史前館鎮館之寶〈人獸形玉耳飾〉。(史前館提供)13行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柄。

台灣的原住民人口將近6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5%。這個不高的人口比例卻在南島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所謂「南島族群」,是指生活在「北起台灣、南至奧特亞羅瓦(紐西蘭)、西起非洲馬達加斯加、東至拉帕努伊(復活節島)」範圍中,成千上萬島嶼上的族群。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南島語有10個語言分支,台灣南島語就佔了9個分支,其語言多樣性世界少見。曾出版《南島起源》的夏威夷大學教授、南島語言學家白樂思博士(Dr. Robert Blust,1940-2022)發現台灣的南島語言相對其他地區雖然數量較少,但卻充滿著多樣性。如同植物學家以「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做為植物起源的判定方法一樣,認為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的起源。

「南島廳」以7個南島族群的故事陳述創世紀傳說。(史前館提供)

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林芳誠表示,從一些南島語的同源詞來看,像眼睛、鼻子、嘴巴等身體器官或自然與文化特徵,在台灣、東南亞及太平洋的南島國家中都有類似說法,例如大部分會用mata/maca來表示眼睛,但再沿伸出去的其他用法,就會隨著時間與環境而各有不同發展。

新石器時代有出土耳飾,所以人形模型上有耳洞。

有鑑於台灣人對南島文化的陌生,史前館2樓重新規畫的「南島廳」是全台認識南島文化最新、最完整之處。擺脫傳統上習慣以「族群」與「地域」來分類,史前館這次改以「議題」(理解、交換、邊界、溝通、認同)做展場舖陳方式,從「Kita」(南島語:我們)的角度來說故事。林芳誠指出,南島族群的人不只在陸地上生活,海洋同時也是他們重要的生活場域──出海捕魚維持生計、拜訪親戚等,船就是他們的交通載具。

南島族群為了交換,經常往來於島嶼之間。

乘著達悟(雅美)族拼板舟出發 認識南島找到自己

高掛在「南島廳」入口處上方的2艘達悟(雅美)族拼板舟,是史前館此次整修後的新創意,讓參觀者可以跟著交通載具進入南島廳。開館前,協助展場內部拼板舟修護的達悟(雅美)族造船達人張世凱意外發現:掛在門口的2艘拼板舟,正是出於他們家的作品!

張馬群(右)和張世凱與展場中的家族拼板舟合影。(史前館提供)

林芳誠直說那真是巧合,史前館當初從館藏的眾多拼板舟中挑選2件,沒想到舊的那艘是張世凱的阿公與父親張馬群的作品,新一點的那艘是張世凱與張馬群的作品。張馬群原本以為舊的那艘拼板舟早已被賣到國外,沒想到竟然能在博物館中看到,令張氏父子兩人相當感動。

1954年出生於蘭嶼的張馬群,族名是夏本.咪薩咕(Syban Misrako,或譯成Syapen Misrako),達悟(雅美)人命名方式為「親從子名制」,長子出生後,父母親及祖父母都要改名,一生至多會有3個名字,目前的名字就是孫子出生後改的,意思是咪薩咕的阿公(咪薩咕有「開墾」的意思)。名字有如一種命運交換,原住民命名不僅是個符號,也象徵著在族群中的位置關係。只是如今人類的壽命比以往長或孩子生得比較少,造成名字的使用或傳承上,出現以往不曾面臨的問題。

張馬群從小跟阿公學用木頭刻羊角,長大一點加入家族船團學做拼板舟。曾在蘭嶼有1間小店面,有次海水倒灌把所有的工具與作品都沖走,張馬群覺得這是海龍王喜歡他的作品,所以統統都拿走。對自己的雕刻技術頗有信心的張馬群提到,有次在店裡,客人因為在木雕作品上看不到雕刻的刀痕,懷疑他是用機器製造;另有一次,客人看到喜歡的作品卻想再多比較,結果環島一周後,還是覺得他的作品是全島最優,又包車回來購買。

拼板舟造船難度高 要與船對話溝通

林芳誠認為,現今台灣原住民族中,至今仍保有造船能力的就屬達悟(雅美)族。拼板舟不是獨木舟,獨木舟以一塊木頭鑿出來,拼板舟則以不同木材、有多個層板組合而成,小船3層、大船4層。張馬群會以最硬的欖仁舅樹做主要的船骨架,因為比較耐撞、耐磨損。上層則使用輕一點的木材,如麵包樹或綠島榕,船才能浮起來。以前造船採用不吸水的花椒根部纖維來塞木板間的縫隙,所以欖仁舅木材可以重複使用,但現在用樹脂當黏著劑,已經黏死就不能再次利用。

史前館內這艘10人大船是由21塊木板以木釘拼接而成。拼板舟頭尾兩端翹起,尖端以孔洞安裝雞毛船花。

張馬群提到造拼板舟是沒有教材、設計圖跟量尺,全憑個人經驗,以前光找材料可能就會花上1年的時間。族人採順應自然的方式,看材料多寡來決定建造多大的船。船身顏色都來自大自然:白色是由貝殼燒成灰、黑色是鍋底灰、紅色是蘭嶼紅土。因為船身全為白色,所以著上黑色是最困難的部分。造船時也有數次儀式,要跟船對話、穿族服、請家中女性準備祭品──燻肉及地瓜,一定要好好拜拜才行。

2008年張馬群家族製造的拼板舟於海上划行。2008年蘭嶼東清部落大船下水儀式中的拋船。

林芳誠解釋達悟(雅美)的拼板舟要有人當「船主人」才能稱為「船」,不然就只是個物件。他亦曾親眼目睹張馬群溫柔地與展場中的拼板舟對話:「祢不要被驚擾,我今天來安裝祢的船槳和船花,不是要帶祢出海,而是要用最美好的姿態,讓大家可以看到祢。雖然祢不能真正地出海,可是這裡未來會有很多人來看祢,那些注目的眼睛其實也和海浪一樣,讓祢徜徉。雖然祢不能真正地出海,但祢也不要憂傷,因為祢和可以出海的船一樣,帶領這些注目的眼睛從海洋看到人之島、看到展廳裡所有美麗的文化。」

新船下水時,達悟(雅美)族男子需穿戴以銀幣製成的銀盔。(張世凱友人提供)達悟(雅美)族銀盔是將貿易取得的銀幣熔化後,打造成薄片製成。

黑潮勇士 壯闊台灣

1981年出生的張世凱,族名Syaman Misrako,父親與阿公都是達悟(雅美)族的造船達人,他10幾歲就開始跟著家族船團造船。張世凱解釋達悟(雅美)族的拼板舟每艘船身圖案都有些微不同,父親張馬群從1974年開始製作拼板舟時,會在船眼下方刻上人形紋,所以能一眼分辨是誰家的作品。單、雙人的拼板舟是近海捕魚用,10人以上的拼板舟是遠航交易用,最遠可以航行到菲律賓的巴丹群島(距離蘭嶼最近的島嶼約99公里)。

船眼是船體靈魂象徵,下方人形紋為張氏家族的設計。

白樂思博士曾在一場分享會中提到南島族群的遷徙擴散橫跨半個地球,人類在夜晚看星星找方向,白天順著洋流前進,靠近陸地時則跟著鳥類飛行的方向,沒有現代科技,靠著智慧與思考判斷能力,橫越數千英里的海域。張世凱在2021年時帶著蘭嶼達悟(雅美)勇士,乘著親手打造的拼板舟,從台東長濱出發,沿著台灣海岸以逆時鐘方向,花了18天接力完成環島壯舉。這也是他與已故導演齊柏林的約定,雖然齊柏林無法再空拍拼板舟環台畫面,但仍希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達悟(雅美)族的原住民文化與海島精神。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