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散文篇】 陳義芝/不必要的散文誤解

2024/05/22 05:30

◎陳義芝

◎陳義芝

渾成的語境來自細密的編織。落筆之初,不一定知道表達的終點,但必須知道方向,且須一路掌控:我為何選用這題材?主題是什麼?有什麼人生的憧憬或追悔?有什麼現實的揭發與感慨?

散文這文類,常招人誤解。有人要與小說區分,說散文不可虛構,從而剝奪了散文的創造性,降低了題材的廣度、表現的深度。試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韓愈的〈毛穎傳〉,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如何對號入座?分明是有所寓意,經想像構成象徵,在現實之外暗含現實的諷諭。沒必要用「當行本色」去框限散文!學文學的人都知道,文學有破格之說,有跨界交融的嘗試,以文入詩、以詩入詞、以詞入曲,例子很多。「當行本色」只是一個批評說法,但不是創作通則。

也有人拿西方的文學尺度來衡量中文寫作,抬高小說與詩的地位,貶抑了散文的價值。這也是一偏之見。試讀司馬遷的《史記》,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明清的小品文,以及歷朝歷代文人筆記,如果少了它們,我們的文化如何形塑?我們的心靈視野會限縮到什麼程度!

金聖歎說:「詩(可代稱文學作品)非異物,只是人人心頭舌尖所萬不獲已,必欲說出之一句說話耳。」況周頤《蕙風詞話》表明:「吾聽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所謂萬不獲已、萬不得已,強調的是「蘊蓄於心,不吐不快」,「滿心而發,肆口而成」。創作者有了沉思、有了襟抱,語言語法語調真率,寫出來的篇章情真、景真,事理脈絡自然就清楚深刻。

文學的真來自感發,感發來自經驗,閱讀體察也是經驗。檢驗作品真不真實的三個面向在:人性是否真實?事件是否真實?人生經驗是否真實?可能發生的就是真實,未必須是已經發生的;他人或普遍存在的,雖非出自己身,也可形成自身經驗。

寫散文一定要有內容,而且這內容要有創作者的主觀意趣──文心;散文往往能將一些瑣碎的、偶然的材料組合在一起,但必須講究結構──能兜在一起屬性相融。我評散文,特別重視語言的基本功,不論使用書面雅言或日用口語,在清通暢順之外看他筆下是否沉著,是否深入心理,是否令人感覺親切醇厚,是否能避免斧鑿雕琢而有綿邈幽峭的風神?

如果你認為散文易寫,這也是誤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