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登場 讓世界看見台灣建築的生猛與柔軟

2023/05/19 11:06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於昨(18日)晚舉辦開幕記者會。(記者凃盈如攝)〔記者凃盈如/威尼斯報導〕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於昨(18日)晚舉辦開幕記者會,於「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開,今年主題為〈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為首次由5校組成之教學聯盟開展,集結東海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淡江大學的建築師生共逾60人前往威尼斯參展,發揮集體力量,展演台灣建築的生猛與柔軟兼具的魅力。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場一景,圖為東海大學建築系謝旻澔作品《漁港溫度再部屬》。(記者凃盈如攝)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曾瑋表示,就他所知,現在常有三種面向來討論台灣,包括後殖民、後現代與全球化等論述,但對他而言,這當中無一能夠解釋台灣原來的面貌,所以今年的台灣館試圖找出另一種方式來描述台灣。「我們選擇面對台灣的真實,探詢台灣究竟是什麼,如果你看看這次的內容,會很容易發現台灣與其他國家的不同。」

展場靠窗的簾幕,轉譯農業環境中常見的平凡黑色紗網材,做為展場當中靠窗處調節燈光的界面。(記者凃盈如攝)台灣擁有最複雜的生態系統和氣候,超過3,000公尺的高峰多達260餘座,氣候型態也囊括寒帶高地到熱帶低地,曾瑋引領學生嘗試採集所有這些從農村、山海之間,農漁民為了生產而與環境打交道的民間智慧。曾瑋從自己每天去運動經過所見的一座改裝冷凍車為分享,在春夏改裝成KTV小屋;每當夏天蚊子太多時,農民則加入可以防蚊蟲的透明帆布遮蔽;到了秋天,農民則搬來高腳椅,空間頓時化作小酒吧,在不同季節的日常裡,極其柔軟而快速地去應對周遭環境。

策展團隊與顧問曾成德(前排左二)、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前排左4)、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前排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前排右4)、顧問吳光庭(前排右3)、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大使蔡允中(前排右2)。(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基於看到台灣鄉村構造物的生命力,曾於2010年就首度擔任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的曾瑋,這次放下西方理論,帶領學生展開為期一年田野調查。如今走進鄰近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普里奇歐尼宮展間,一張偌大的長桌上,多種讓人再熟悉不過的台灣地景映入眼簾:茶園、果園、蚵棚、蘭花網……,這些台灣地景以「剖面」視角一字排開,精細的模型讓許多國外賓客駐足一探究竟。曾瑋認為,這些看似習以為常的智慧,展現出人們如何使用現有材料,以及與環境相互適應、共榮,以滿足現下需求的狀態。

昨日上午台灣館舉辦之論壇,圖為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教授田路貴浩(Takahiro TAJI)。(記者凃盈如攝)

曾瑋這次也破除建築系校際以往地的分野,「擴大」籌組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團隊,他首先組織了系上的老師,包括有史論、設計、景觀等專長的策展團隊,再號召其他四校師生參與,希望就台灣此般特別的地景做出全新論述,進而與國際對話。在台灣館昨日預展開放後,已獲得熱烈迴響,陸續有國際策展人到訪,包含法國、德國、喬治亞、愛沙尼亞、蒙特內哥羅、香港等場館策展人皆蒞臨參觀,現場氣氛熱絡,許多國際策展人亦展現對台灣館的高度興趣,與策展人、學生均有熱烈交流。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展場一隅,此為淡江建築系黃正揚作品《被裂解的[ ]—海岸線動態地景美術館》。(記者凃盈如攝)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認為,今年台灣館呈現台灣特殊的「地景」風貌,與台灣人適應地景的「改裝」性格,可說是將台灣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一次,而今年不只是疫後的重逢,更是在近年來台灣能見度最高的時刻,回到這個世界級的藝術舞台,展現台灣豐沛的文化能量,意義更為重大。

成大建築系黃子祐作品《城間序語_關於邊界的閱讀》。(記者凃盈如攝)駐義大利台北辦事處大使蔡允中提及,台義兩國長期在政治、經貿投資、教育文化及科技合作等面向關係十分緊密,未來將與文化部、文化內容策進院、國立台灣美術館等單位協力,以威尼斯為據點,推展雙邊文化交流工作,逐步深化台義文化交流與合作關係。

逢甲大學陳宜慧作品《薛西佛斯的島》。(記者凃盈如攝)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則感性表示,威尼斯與台灣皆四面環海,相近的自然條件有如一個家族,有著相同的民族性格與藝術才華,期盼台灣與義大利在藝術與文化領域上能夠一起攜手努力。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未來實驗室》策展人Lesley Lokko昨日下午現身主場館親自導覽。(記者凃盈如攝)〈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的策劃呼應第 18 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 21 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此展將於5月20日至11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