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以藝術連結情感,用收藏記錄時代─世界─林明哲的藝術收藏

2023/06/03 05:30

林明哲與趙無極1968年作品〈6.10.68〉合影。

文.攝影/林斯睿

主張「一切皆為藝術」的達達主義藝術家杜象曾言:「真正的收藏家是一個藝術家,他挑選畫作,將它們掛在牆上加以展示。換句話說,收藏本身就是他的創作。」在藝術收藏的路上,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明哲總是展現出過人的直覺與判斷力,每一件藏品都代表著他的眼界與美學素養,而你我得以透過這些反映時代的經典傑作,發現藝術之所蹤,感受美之常在。

情感、靈感與美感,是形塑藝術世界的3大核心要素,也是藝術愛好者追溯時代軌跡的收藏線索。在林明哲看來,收藏關乎個人直覺,關鍵在於體會作品帶給自己的直觀感受,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性。他期許自己的收藏如同百科全書般呈現人類文明的藝術進程演變,林明哲說:「藝術記錄時代,也影響時代。這些作品反應了我的經驗及生活經歷,也定義了我看待世界的觀點。」

KAWS 2018年作品〈驚濤駭浪〉。

坐擁8千件藏品的美學之旅

回首那些投入藝術收藏的日與夜,林明哲從學生時期開始買畫迄今的55年歲月裡,累積了超過8千件藏品的可觀規模。出身雲林台西鄉的他,19歲負笈高雄求學,在就讀東方工專(今東方設計大學)美術工藝科期間,受到劉啟祥、顏水龍等前輩藝術家以及張清治、黃明韶等恩師的教學啟蒙,打開了藝術欣賞的眼界。在學期間,林明哲用設計接案與銷售個人作品的微薄收入購買藝術品,「我覺得天才藝術家難尋,能力所及,就買優秀藝術家的畫作,但當時我還沒有收藏的概念。」

在台灣經濟剛起步、藝術收藏風氣尚未成形的年代,林明哲買進的第1件作品是于右任的書法;而他所購藏的第1件水墨畫,則是出自溥心畬的手筆。隨後陸續收藏了丁治磐、傅狷夫、江兆申、吳昌碩等人的書法,張大千、黃君璧、沈耀初、江兆申、林之助、林玉山、李奇茂、歐豪年與黃賓虹等人的水墨畫。第2波買進的是台灣第1代前輩藝術家顏水龍、劉啟祥、楊三郎、李石樵、李梅樹、陳澄波等人的畫作。直到1988年與高雄的企業界、學術界合資成立炎黃藝術館與基金會,為了舉辦藝術家的展覽才開始大量買畫。林明哲表示:「我收藏或買畫,不分作品派別、類別、國籍、年代,只要合乎我的審美觀,且具時代性、創造性,具體展現藝術家鮮明風格的作品,我都收藏。」

阿貝爾1984年作品〈宛如在風中的雕塑〉。

收藏藝術品,除了美學素養,也需要冒險精神,林明哲認為:「收藏最重要的是掌握買進時機。」1991年蘇聯解體,他在俄羅斯經濟低谷時期,於1992年5度前往俄羅斯,造訪藝術家工作室,一舉購藏近2千件作品,因此收藏到了列賓、蘇里科夫、列維坦、馬克西莫夫、梅爾尼科夫等美術史大師的名作,山藝術基金會成為俄羅斯官方美術館之外的最大私人收藏機構。他也曾在1992、1993年全球景氣低迷時期,買了25件趙無極1960~70年代的經典作品,1996年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趙無極回顧展」,精采呈現了趙無極創作生涯中的經典鉅作。

高登蘭作品〈廢墟中的謬思女神〉。

探索、體驗與再造世界

對藝術的關注需要長期的累積與經營,身為台灣極具代表性的收藏團體「清翫雅集」的一員,林明哲與藏友之間的交流,始終抱持著學習的態度,他深信:「學習藝術、接觸藝術,能夠改變你的眼光,改變你的生活與世界。」收藏是愛好藝術之人探索、體驗與再造世界的一種方式,而由此,藏品也可以被視為藝術收藏家的「肖像」,描繪著他們忘情投入的執著。高雄市立美術館現正舉辦「世界─林明哲的藝術收藏」,藉由策展梳理,我們得以一探其收藏的多元與廣度,而質量俱精的藝術收藏,印證了藝術不僅可以厚實城市的美學能量,更可以為大眾的美感養成、藝術教育,帶來難以估算的無形價值。

季得作品〈阿西斯和葛拉蒂躲避波利莫斯圖〉。

本次展出的90件作品風格自古典、浪漫主義、印象派、超現實、超寫實、表現主義、抽象表現、新普普到觀念藝術,創作的時代概括17~21世紀這500年間,策展團隊不以傳統的年代史觀呈現展件,而是獨具新意地透過「主題」、「技術」、「象徵」、「空間與光」、「歷史風格」及「觀者的領略」這6道思維路徑,引領觀眾的思緒與作品展開時空流動的對話。

塞恩夫1822年作品〈風景中的母親與孩子〉。

經典承載著時代文化的縮影

步入展場,迎面而來的是出自《聖經》或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經典章節的大師之作,這些古典畫派作品,是林明哲在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拍賣會競標入手的碩果。他端詳著眼前的珍藏,臉上浮現出喜悅而滿足的神情,同時分享個人獨到的見解:「當代藝術看多了,你反而會更喜歡古典藝術的韻味。做為時代的紀錄,經典不會被時代遺棄。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承載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縮影。從這些作品當中,可以看出畫家扎實高超的技巧,費盡心力地一展自然之美、女性身體線條之美,感性的、情欲的、宗教性的、神話的、超自然的……,如此繁多的主題,都是古典學院派到現代主義始終追求的普世之美。」

古伊多的追隨者所繪的〈埃及豔后〉。由魯本斯的追隨者所繪的〈耶穌的葬禮〉。

從文藝復興大師魯本斯、提香、介於浪漫主義與印象主義之間的拉圖爾、巴比松畫派的柯洛、印象派前期的多比尼、達達主義的阿曼、眼鏡蛇畫派的阿貝爾、新表現主義的齊亞、新寫實主義的佩爾斯坦……等,展場所見便是西洋藝術史最為立體的呈現。「趙無極、金昌烈、藤田嗣治等活躍於巴黎的東方藝術家,在新興藝術之都紐約崛起後,一度不受關注。他們是巴黎畫派最後的藝術高潮,我有幸收藏了一些他們的作品。」在林明哲的眼中,趙無極氣度恢弘的濃墨重彩,兼容東西美學之精粹;金昌烈筆下的水滴宛如神的眼淚,彷彿映照著世間眾生萬象;日本藝術家千住博畫中的瀑布流露了「萬物皆禪」的詩意,將宇宙時空凝止於當下;蔡國強的紙上火藥作品〈蜘蛛網繪圖〉,則是應邀參展2003年大英博物館250週年項目的作品。

金昌烈2004年作品〈回歸〉(局部)。千住博2011年作品〈瀑布〉。蔡國強作品〈蜘蛛網繪圖─2003年大英博物館250週年項目〉。

藝術收藏的本質在於傳承

收藏藝術的行為,就是收藏人類自身生命與觀念傳承的歷程。「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你要看見它的本質。藝術家透過作品記錄著那些看不見的精神世界,表現自身對於生命的深層思考。」他之所以熱愛藝術,就是因為能在作品前獲得巨大的慰藉,面對人生最為本質的存在。林明哲認為,收藏家必須擁有開闊的胸襟,在他決定進行收藏的同時,也形同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收藏家必須具備研究精神,不斷精進收藏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與社會分享他所擁有的收藏。他也深信,唯有透過完善的藝術教育制度,持續推廣藝術知識,才能真正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這是當初成立山藝術文教基金會的初衷。

在藝術之路上,林明哲的收藏成了父子兩代共同的話題與興趣,他與兒子林正會交流彼此對於藝術與作品的看法,他也樂於將自己的藝術知識與收藏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林正表示:「因為從小就接觸父親的收藏,我對藝術的理解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他的影響。也因為接觸了他的收藏,我可能比其他人更早知道如何理解藝術品。早期讓我受益的是對藝術的親近感,不覺得它很遙遠,而這也為自己日後的收藏埋下了種子。」

林正(左)與林明哲的父子合影。(山藝術文教基金會提供)

藝術總是以最直接的方式,滋養也療癒了當代人們的心靈。對林正而言,「世界─林明哲的藝術收藏」展品年代跨度深遠的脈絡,具有獨特的時代價值與意義。「因為我父親收藏作品已經有很長的時間,這次的展覽讓觀眾看到他幾十年收藏的剪影,以及時代變遷對於收藏方向的影響。對我父親來說,也是重新審視自己收藏歷程的一個機會。這些收藏品就像日記一樣,記錄著他隨著時光和生活歷練,對藝術的喜好、品味和關注的變化。我父親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並不高,藝術是他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樂趣。透過展覽,觀眾能真切感受到一個人對藝術的熱愛,以及藝術能為生命帶來的快樂與力量。」

空山基作品〈機械姬〉。傑夫.昆斯2021年陶瓷雕塑〈氣球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