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拿了要做啥啊

2024/01/14 05:30

圖/陳佳蕙

別人送的、路上發的,人們很常不知不覺中就把一些其實根本用不到的物品帶回家,要減少「拿這個幹什麼啊」的煩惱,先從拒絕開始……

〈真的不需要〉各國鑰匙圈 閒置用不上

文/劉曉南(新竹縣)

朋友出國歸來,笑吟吟地分送禮物,一人一個鑰匙圈,我滿懷感激地道謝。這是我收過的第45個鑰匙圈了,來自世界各地,我雖然無法親臨現場,但也算是初步打開了各國的大門。

我只有一把鑰匙,但它很幸運,擁有一座偌大的「後宮」,每天都可以翻牌子換鑰匙圈,但它顯然不好此道,從未另加配飾。於是數量龐大的鑰匙圈只能深鎖抽屜,如同打入冷宮般絕望,經年累月,原本鮮豔亮麗的圖案逐日蒙塵、黯淡,甚至我也忘了它們從何而來。為此,我曾想過丟棄或轉贈他人,但一日禮物,終生是禮物,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內,豈可棄置?更可怕的是,萬一一時不察,又送回原主人手上,豈是「尷尬」兩字可了得!

我想告訴朋友,人與人交往,貴在真心,無須以任何外物聯繫,即便不送我鑰匙圈,我的心門也定是為你敞開的;如果一定要送,請把微笑和歡樂的心情分享給我,我會將其珍藏於心,待我們都老去,還能一起聊聊這段回憶……總之別再送我鑰匙圈了!

〈信不信由你〉神明所賜祝福 不敢拒收

文/祐禎(嘉義縣)

念書時修過台灣傳統建築學分,而後迷上廟宇建築,而且逢廟必看。某次與同學端午連假相約來趟古蹟美食之旅,一群人來到頗負盛名的古蹟廟宇,我們這群人抬頭看著樑上大通與瓜筒之際,後殿天井古井邊一群人正在排隊等待領取一年一度的午時水。

莊子曾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所以我大概對於六合之外都表示尊敬,對「祂」的賜予也抱持「可遠觀」、敬心即可。廟方人員見我們每人手中有手搖杯,在諄諄鼓勵下,要我們都把手搖杯子洗淨,慎重其事為我們汲取滿一杯午時水。

但這杯午時水實在讓我犯愁,滿滿一杯實在無法一口喝完,加上是生水沒煮沸過,就算平時腸胃還算堅強,也不敢冒險生水下肚。更重要的是,午時水更在主祀神微笑下繞過香爐,彷彿已經當堂畫押。想起主祀神微笑,怎麼樣也要奉迎,只好恭敬奉請百公里回家,最後利用泡茶時將午時水煮沸,才將內心的忐忑不安消除。

〈小小收藏狂〉各式傳單 一定請回家

文/古家榕(台北市)

我生了個收藏狂。

從小,兒子對於各式DM傳單,可謂是來者不拒。身上彷彿裝著小雷達,去趟超商繳費,才剛付完款,就感覺衣襬被扯了扯,低頭便是張猝不及防的結紮宣導單:「媽媽妳看,這隻狗狗好可愛!我想帶回家~」

待得年紀稍長,每每搭捷運時,總在各大站點蒐集紀念章──市政府、科技大樓、中正紀念堂……濃重的油墨印在(又是半途尋來的)傳單上,還得替他好生收藏,唯恐弄糊了一地的玻璃心。

若是逛百貨公司或藝文景點,哇,那更是進入舒適圈。各類地圖、簡介說明書,左右逢源拿得不亦樂乎,更別提飲料店和餐廳MENU,除了好看外一無是處,連資源回收都拒收,但反正我也沒機會丟。

話雖如此,兒子有不少中文字,確實是「寓教於拿」認識的。偶爾,母子倆翻著「垃圾堆」,也從中拾荒了不少往事。

相片是捕捉當下,傳單則標註了時光,即便有些惱人,終歸是獨家記憶的一部分。

圖/陳佳蕙

〈這下真尷尬〉耶誕禮物 竟是一尊佛像

文/艾利克(新北市)

以前我住的社區,每年耶誕節都會固定舉辦不同的活動,聚餐晚會、摸彩抽獎等,管委會算是非常用心。

記得某一年是請住戶表演才藝,自願表演的住戶可以獲得一份精美的禮物。當時還在念小學的我因為興趣,自學了一些魔術,心想能藉由這個機會來展現我魔術練習的成果,當時也不是為了得到禮物才表演,只是單純想滿足自己的表演欲。

到了表演當天,我自信滿滿地走上台,順利完成我的魔術表演,也得到觀眾的掌聲。下台後,主委給了我一盒包裝精美的禮物盒,回到家我拆開禮物有些傻眼,裡面是一尊莊嚴的佛像。很明顯這項禮物對一個小學生來說實用性不高,後來只好把這項禮物放置在家中某個地方。

回想起這段往事,總感覺把特定宗教信仰當做禮品有些不妥,畢竟每個人宗教信仰不盡相同,今天如果得到這項禮物的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可能就會造成他人困擾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